项目数量-208
豆类淀粉快速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豆类淀粉检测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指标:总淀粉含量测定用于评估原料利用率;直链与支链淀粉比例分析决定产品凝胶特性;水分含量检测控制加工稳定性;灰分测定反映原料纯净度;蛋白质残留量监控则确保分离工艺有效性。
总淀粉含量采用双波长法消除干扰物质影响,测定精度需达到0.5%。直链/支链比通过碘结合值计算时需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在250.5℃区间。水分测定采用快速失重法时需注意环境湿度补偿校正。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四大类样本:原料级(大豆/绿豆/红豆/黑豆)、初级加工品(湿磨豆粉/干磨豆粉)、深加工制品(粉丝/粉皮/凉粉)及工业级改性淀粉。其中大豆原料需区分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批次。
特殊样本处理规范包括:含添加剂的即食豆制品需进行前处理脱脂;发酵类豆制品应终止酶活后检测;对于交联改性淀粉需采用特殊溶剂体系溶解。
检测方法
1.近红外光谱法(NIRS):建立包含1200个标准样本的模型数据库,光谱扫描范围900-2500nm。要求仪器分辨率≤8cm-1,模型验证R2>0.98。
2.双酶水解法:采用耐高温α-淀粉酶(最适温度95℃)与糖化酶(60℃)连续水解,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时需控制pH6.00.1。
3.碘比色法:直链淀粉测定使用含碘化钾的醋酸缓冲液(pH4.5),分光光度计620nm处读数需在显色后10min内完成。
检测仪器
1.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配备旋转样品杯和温控模块,内置PLS算法模型库
2.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集成恒温振荡孵育模块(控温精度0.3℃),支持96孔板批量处理
3.微波消解-灰分联用仪:程序升温速率可调(1-20℃/min),配备高精度电子天平(0.1mg)
4.流变特性分析仪:锥板测量系统(直径40mm/夹角2),温度扫描范围5-95℃
所有仪器均需通过CNAS校准认证,定期进行标准物质核查(玉米淀粉标准品GBW10045)。实验环境要求恒温恒湿实验室(232℃,RH505%),振动隔离等级Class10。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速冻手抓饼安全检测
下一篇:薯类淀粉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