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抗菌剂效果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抗菌剂效果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验证模块:
1.抗菌活性测试:量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杆菌(ATCC25922)等标准菌株的杀灭率
2.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梯度稀释法确定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有效浓度
3.持久性评估:通过加速老化实验模拟产品有效期内的性能衰减
4.抗真菌效能验证:针对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等临床常见致病真菌进行孢子灭活试验
5.病毒灭活效率:选用包膜病毒(如流感病毒H1N1)与非包膜病毒(如腺病毒)进行载体定量测试
6.细胞毒性筛查:通过MTT比色法测定抗菌剂对哺乳动物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四类主要抗菌制剂的质量控制:
1.日化产品添加剂:含三氯生、苯扎氯铵的洗手液/消毒湿巾
2.医疗消毒制剂:过氧化氢溶液、碘伏及外科器械浸泡液
3.建材抗菌处理剂:纳米银涂层、季铵盐改性聚合物材料
4.食品接触材料:含有机酸衍生物的食品包装膜及加工设备涂层
测试菌种库包含25种标准微生物株系,其中细菌12种(革兰氏阳性/阴性各6种)、真菌8种(酵母/霉菌各4种)、病毒5种(含包膜病毒3株)。特殊需求可扩展至临床分离耐药菌株(如MRSA、VRE)的定制化测试。
检测方法
标准化检测流程采用三类主流技术体系:
1.琼脂扩散法(ISO20645):定量测定抑菌圈直径与制剂浓度的线性关系
2.微量肉汤稀释法(CLSIM07):96孔板法测定MIC/MBC值并绘制时间-杀菌曲线
3.表面接触法(EN13697):模拟实际应用场景的载体定量杀菌试验
病毒灭活测试执行ISO21702标准流程:
(1)病毒悬液与待测样品等比混合
(2)设定接触时间梯度(1-30分钟)
(3)TCID50法测定残留病毒感染滴度
细胞毒性评估参照ISO10993-5标准:
•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培养体系
•24孔板连续观测72小时
•CCK-8试剂盒定量细胞存活率
检测仪器
核心实验设备配置包含七大系统模块:
1.微生物培养系统:BINDERCO₂培养箱(精度0.1℃)、BioTek酶标仪(波长范围340-850nm)
2.环境模拟装置:ESPEC恒温恒湿箱(温度范围-40~150℃)、QUV紫外加速老化试验机
3.显微观测平台:OlympusIX83倒置荧光显微镜(1000油镜)、细胞计数仪
4.分子生物学设备:ABIQuantStudio实时荧光PCR仪(支持TaqMan探针检测)
5.生物安全防护系统:ESCOA2型二级生物安全柜(进风流速0.5m/s10%)
6.样品前处理设备:Sartorius精密天平(0.1mg分辨率)、IKA涡旋混合器(转速50-3000rpm)
7.数据采集系统:METTLERpH计(精度0.01)、HACH浊度仪(量程0-1000NTU)
所有仪器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关键参数执行每日开机验证程序。微生物实验室符合BSL-2防护标准,温湿度控制精度维持1℃/5%RH。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隔热门问题科学检测
下一篇:内衣清洗剂效果权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