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902
药提取物质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药提取物质量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模块:活性成分定量分析、有机溶剂残留测定、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筛查、微生物污染控制、农药残留检测以及理化特性验证。其中活性成分含量测定需明确目标化合物(如黄酮类、生物碱或皂苷)的定量限与检测限;残留溶剂检测须覆盖乙醇、丙酮等Ⅰ类/Ⅱ类溶剂的痕量分析;重金属项目重点监控铅、镉、砷、汞四大元素在10ppm级以下的超微量检出。
微生物限度测试依据非无菌制剂标准建立需氧菌总数、霉菌酵母菌及控制菌(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的定量方法;农药残留检测针对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32种高风险化合物建立多残留同步分析方案;理化指标涵盖pH值、干燥失重、炽灼残渣等基础参数的系统化验证。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四类药提取物:植物源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紫杉醇粗品)、动物源提取物(肝素钠/硫酸软骨素)、微生物发酵产物(抗生素中间体/酶制剂)以及化学合成半合成产物(甾体激素前体/氨基酸衍生物)。特殊品类需增加特征性指标检测:如发酵类产物需测定内毒素水平;脂溶性提取物须完成过氧化值测定;含挥发油成分需进行氧化稳定性测试。
针对不同制剂形态实施差异化方案:液体提取物增加折光率与相对密度测定;固体粉末需完成堆密度与休止角测试;半固体膏状物须开展软化点与黏度特性分析。出口产品需同步满足USP/EP对基因毒性杂质(亚硝胺类/磺酸酯)的特殊筛查要求。
检测方法
活性成分定量采用HPLC-DAD/ELSD联用技术:反相C18色谱柱(4.6250mm,5μm)配合梯度洗脱程序实现多组分分离;DAD检测器波长范围设定200-400nm;ELSD参数优化漂移管温度与载气流速。残留溶剂分析执行GC-FID/HS-GC-MS联用方案:DB-624毛细管柱(30m0.32mm1.8μm)实现28种溶剂的基线分离;顶空进样器设定80℃平衡20min。
重金属检测采用ICP-MS三级碰撞模式:以铑/铼作为内标校正基体效应;汞元素采用冷蒸气发生法提升灵敏度至0.01ppb级。微生物测试依据薄膜过滤法:0.45μm孔径滤膜截留菌体后转移至TSA/SDA培养基培养5日。农药多残留分析通过QuEChERS前处理结合GC-MS/MS-MRM模式实现0.01mg/kg级定量能力。
检测仪器
核心设备群包含:Agilent1260InfinityIIHPLC系统(配备四元泵与柱温箱)、ThermoISQ7000GC-MS联用仪(带TriPlusRSH自动进样器)、PerkinElmerNexION2000ICP-MS(配置三锥接口与四级杆碰撞池)、梅特勒FE28pH计(支持GLP合规性审计追踪)。辅助设备涵盖BUCHI旋转蒸发仪(V-300真空控制系统)、Sartorius微量天平(0.0001g分辨率)、Memmert恒温培养箱(温度均匀性0.5℃)。
关键计量器具均通过CNAS认证:HPLC系统经ASTM梯度延迟体积测试确认<500μL;GC进样口密封垫每200针次强制更换;ICP-MS采样锥每50小时进行表面形貌SEM监测。所有仪器执行三级校准体系:日校验证保留时间偏移<0.1min;周校确认质谱质量轴偏差<0.1Da;年检通过NIST标准物质溯源至国际单位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管道阴极保护检测
下一篇:护目镜安全性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