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1  

检测项目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主要针对建筑外围护构件的保温隔热性能进行量化评估。核心检测项目包括:1)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测定;2)屋面构造层等效传热系数计算;3)外窗及玻璃幕墙综合传热系数验证;4)特殊节点部位(如伸缩缝、阴阳角)的热桥效应分析;5)复合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复核测试。所有检测均需参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技术要求执行。检测范围本项检测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各类民用与工业建筑:1)公共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验收;2)工业厂房围护体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主要针对建筑外围护构件的保温隔热性能进行量化评估。核心检测项目包括:1)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测定;2)屋面构造层等效传热系数计算;3)外窗及玻璃幕墙综合传热系数验证;4)特殊节点部位(如伸缩缝、阴阳角)的热桥效应分析;5)复合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复核测试。所有检测均需参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技术要求执行。

检测范围

本项检测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各类民用与工业建筑:1)公共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验收;2)工业厂房围护体系能效评估;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前基准确认;4)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热工性能验证;5)特殊气候区建筑围护结构适应性测试。具体涵盖混凝土剪力墙、砌体填充墙、金属幕墙、双层呼吸式幕墙等12类常见围护结构形式。

检测方法

现场检测采用多维度技术组合方案:

1.热流计法:依据JGJ/T132规程布置测点网络,在稳定传热工况下连续采集72小时以上数据。测点间距按构件尺寸的1/10设置且不大于1.5m,温度测点与热流测点需保持同轴布置。

2.红外热像法:使用符合ASTMC1060标准的红外热像仪进行非接触式扫描,环境温差需≥10℃时开展作业。重点识别表面温度异常区域并建立三维温度场模型。

3.防护热箱法:适用于实验室环境下的构件整体测试,冷热箱温差控制精度0.5℃,通过稳态传热量反算传热系数。

4.计算分析法:基于ENISO6946标准建立多层结构模型,输入各层材料实测导热系数进行理论计算验证。

检测仪器

标准检测设备配置包含:

1.智能热流计系统:量程0-2000mV/W,分辨率≤0.1μV/W,配备16通道同步采集模块。

2.高精度温度传感器:T型热电偶测量范围-40-150℃,精度等级A级。

3.红外热像仪:像素分辨率不低于640480,热灵敏度≤0.03℃。

4.建筑围护结构测试舱:有效测试面积≥3m,温度控制精度0.3℃。

5.导热系数测定仪:符合ISO8301标准的热板法设备。

6.气象参数记录仪:同步采集风速、太阳辐射强度等环境参数。

所有仪器均需通过CNAS认可的计量机构进行年度校准,现场操作严格遵循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规范。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