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节能性能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2  

围护结构节能性能检测是评估建筑外围护系统热工性能的核心环节,重点涵盖传热系数、气密性、热桥效应等关键参数。通过标准化测试方法验证保温材料性能与施工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节能规范要求,涉及红外热成像技术、热流计法及鼓风门法等专业手段。本文系统阐述技术指标、适用范围与实施流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围护结构节能性能检测包含以下核心指标:

传热系数(K值):表征单位温差下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热流量

热工缺陷分布:识别保温层空鼓、冷热桥等构造缺陷

气密性等级:测定建筑外围护空气渗透量

保温材料性能:验证导热系数与厚度达标情况

遮阳系数(SC):评估外窗系统太阳辐射控制能力

检测范围

适用于以下建筑类型及部位:

公共建筑:幕墙系统、采光顶棚等特殊构造节点

居住建筑:外墙外保温体系与分户楼板隔热处理层

工业建筑:金属屋面夹芯板接缝密封性验证

既有建筑改造:门窗更换后的整体能效复核

特殊气候区建筑:严寒地区防结露构造专项测试

检测方法

热流计法(GB/T 23483-2009)

在围护结构内外表面安装温度传感器与热流计,连续监测72小时以上数据波动情况。通过公式K=Q/(ΔT·A)计算传热系数,需同步记录环境温湿度及风速参数。

红外热像法(GB/T 31349-2014)

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热像仪进行全场扫描测量,识别表面温度异常区域。测试需在内外温差≥10℃条件下开展,排除日照反射等干扰因素。

鼓风门法(GB/T 7106-2008)

通过加压装置建立50Pa压差环境,测量空气渗透量换算气密性指标。重点检查门窗框接缝、穿墙管道等薄弱部位。

防护热箱法(ISO 8990)

构建封闭式测试腔体模拟稳态传热条件,适用于异形构造的实验室级精确测量。

检测仪器

多通道数据采集仪

同步采集温度、热流密度等参数的高精度设备,分辨率需达到0.01℃/0.1W/m²级别。

红外热像仪(长波型)

工作波段8-14μm的成像设备,空间分辨率不低于1.0mrad,温度灵敏度≤0.08℃。

建筑气密性测试系统

含变频风机、压差传感器及流量计的成套装置,量程覆盖±100Pa压力范围。

导热系数测定仪(平板法)

基于稳态法的实验室设备,测量精度应满足±3%误差限值要求。

太阳辐射模拟系统

用于外窗遮阳系数测试的全光谱光源装置,符合ISO 9050标准光谱分布要求。

注:所有检测过程须遵循GB50411-201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抽样规则与判定准则。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