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鉴定计数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7-01  

藻类鉴定计数检测是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的关键技术,通过形态学特征识别和定量分析藻类种群。核心检测包括藻种分类、细胞密度测定、生物量计算及毒性藻筛查,涵盖淡水、海水及工业水体等样本类型,严格遵循国际标准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藻类群落组成分析:鉴定样本中属种分布比例,分辨率达0.5μm粒径藻细胞,检出限10 cells/mL

叶绿素a含量测定:采用丙酮萃取法,测量范围0.1-500 μg/L,相对标准偏差≤5%

藻细胞密度计数:血球计数板法定量,精度±5%,支持0.5-200μm粒径范围

生物体积计算:依据几何模型换算生物量,误差控制在±8%以内

蓝藻毒素筛查:微囊藻毒素LR/RR检测,HPLC-MS/MS法检出限0.01μg/L

藻类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Shannon-Wiener指数,覆盖200+属种数据库

产毒藻种鉴定:识别微囊藻、束丝藻等12类毒素藻,准确率≥98%

藻类生长率测定:14C同位素法,代谢活性测量精度±3%

藻类光合作用效率:PAM荧光仪测定Fv/Fm值,范围0-1.0

附着藻生物膜分析:刮取法处理基质表面,定量单位面积藻量(g/m²)

检测范围

饮用水水源:水库、湖泊原水藻华预警监测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藻类群落结构评估

水产养殖水体:养殖池有害藻类爆发监测

工业循环水:冷却塔生物黏泥藻种鉴定

海洋环境监测:赤潮藻种动态追踪

生态湿地系统:人工湿地藻类多样性研究

景观水治理:富营养化水体藻控效果验证

藻类培养液:微藻培养过程污染检测

沉积物样本:底栖硅藻群落重建分析

大气生物气溶胶:空气悬浮藻类颗粒捕获鉴定

检测标准

ISO 10260:1992 水质-叶绿素a光谱测定法

GB/T 12990-2012 水质 微型生物群落监测 PFU法

ASTM D4149-82 浮游藻类采样与保存规范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藻类限值

ISO 5667-16:2017 水质采样 生物检验样本处理指南

EPA Method 446.0 蓝藻毒素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5750.13-2006 生活饮用水藻类检验

OECD 201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标准

HJ 493-2009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APHA 10200 H 浮游藻类计数标准流程

检测仪器

倒置生物显微镜:配置10-100×相衬物镜,实现400种藻类形态学鉴定

流式细胞仪:配备488nm激光器,每秒检测5000个藻细胞粒径及色素含量

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波长436nm,发射波长680nm,叶绿素a检测灵敏度0.05μg/L

藻类计数框:0.1mm深度沉降室,配置0.25mm²网格精度计数区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C18色谱柱分离,藻毒素检测保留时间偏差≤0.1min

冷冻离心机:最大转速20000rpm,保持藻细胞结构完整

显微成像系统:2000万像素CCD相机,支持藻类自动识别数据库比对

真空抽滤装置:47mm滤膜孔径0.45μm,藻类浓缩效率≥95%

荧光显微镜:UV激发模块,识别藻类自发荧光特征

藻类培养光照箱:光照强度0-10000Lux可调,恒温精度±0.5℃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