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助焊剂配方调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01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固体含量:指助焊剂中不挥发成分的质量占比,反映其在焊接过程中的残留量,检测参数:测量范围0.1%~99.9%,精度±0.5%。
酸值(或碱值):表示助焊剂中酸性(或碱性)成分的含量,影响其活性和腐蚀性,检测参数:滴定法,精度±0.1mgKOH/g。
润湿性(铺展率):衡量助焊剂促进solder铺展的能力,直接关系焊接质量,检测参数:铺展面积测量,范围0~100%,精度±2%。
活性温度范围:助焊剂发挥活性的温度区间,需与焊接工艺匹配,检测参数: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范围25℃~300℃,分辨率±1℃。
腐蚀性(铜腐蚀试验):评估助焊剂对铜材的腐蚀程度,检测参数:恒温恒湿条件(40℃/90%RH)下放置24小时,观察腐蚀等级(0~4级)。
离子残留量:助焊剂焊接后残留的离子型污染物含量,影响电子元件可靠性,检测参数:离子色谱法,检出限0.1μg/cm²(钠当量)。
挥发速率:助焊剂在焊接温度下的挥发速度,避免残留过多或过少,检测参数:热重分析法(TGA),温度范围50℃~400℃,速率±0.5%/min。
粘度:影响助焊剂的涂布均匀性和流动性,检测参数:旋转粘度计,范围1~1000mPa·s,精度±5%。
表面张力:反映助焊剂在基材表面的铺展能力,检测参数:悬滴法,范围20~70mN/m,精度±0.1mN/m。
助焊剂稳定性(储存期):评估助焊剂在规定条件下的性能保持能力,检测参数:加速老化试验(40℃/60%RH),周期1~6个月,检测活性保留率(≥90%为合格)。
焊点拉剪强度:衡量焊接后焊点的机械强度,反映助焊剂对焊接可靠性的影响,检测参数:万能试验机,范围0~100N,精度±1%。
卤素含量:助焊剂中卤素(氯、溴)的含量,过高会导致腐蚀,检测参数:离子色谱法,检出限0.01%。
检测范围
无铅助焊剂:用于无铅焊接工艺的助焊剂,需满足RoHS指令要求,强调低毒、环保。
免清洗助焊剂:焊接后无需清洗的助焊剂,要求残留量低、无腐蚀性,适用于高精度电子元件。
松香型助焊剂:以松香为主要成分的传统助焊剂,具有良好的润湿性,用于手工或波峰焊接。
合成型助焊剂:采用合成树脂或活性剂的助焊剂,活性稳定,适用于SMT等高精度焊接工艺。
水溶性助焊剂:可溶于水的助焊剂,便于清洗,用于对残留敏感的医疗电子设备。
喷雾型助焊剂:用于喷雾涂布工艺的助焊剂,要求粘度和表面张力适宜,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波峰焊。
波峰焊助焊剂:适用于波峰焊接工艺的助焊剂,需具备良好的润湿性和抗氧性,防止焊点虚焊。
回流焊助焊剂:用于回流焊接工艺的助焊剂,要求活性温度与回流曲线匹配,避免提前或延迟活性。
半导体封装助焊剂:用于半导体芯片封装的助焊剂,要求低残留、高可靠性,防止芯片腐蚀。
汽车电子助焊剂:用于汽车电子元件的助焊剂,需满足高温、振动等恶劣环境要求,确保焊点长期稳定。
光伏组件助焊剂:用于光伏电池组件焊接的助焊剂,要求低腐蚀、高导电性,提高组件转换效率。
检测标准
GB/T9491-2002助焊剂试验方法:规定了助焊剂的润湿性、腐蚀性、固体含量等试验方法。
JISZ3197-2006助焊剂试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涵盖助焊剂的活性、残留量、卤素含量等检测。
IPC-TM-6502.3.35助焊剂腐蚀性测试:美国电子电路行业标准,评估助焊剂对铜材的腐蚀程度。
ISO9455-10:2000软钎焊剂试验方法第10部分:活性测试(盐酸试验),测定助焊剂的活性。
GB/T14538-2008助焊剂:规定了助焊剂的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IPC-TM-6502.3.28助焊剂润湿性测试(铺展试验):评估助焊剂促进solder铺展的能力。
ISO12236-2006软钎焊剂的分类:国际标准,助焊剂的分类方法。
检测仪器
旋转粘度计:用于测量助焊剂的粘度,评估其流动性和涂布性能,检测参数:测量范围1~1000mPa·s,精度±5%。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助焊剂的活性温度范围,检测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行为,确保与焊接工艺温度匹配,检测参数:温度范围25℃~300℃,分辨率±1℃。
离子色谱仪:测定助焊剂中的离子残留量(如卤素、钠),评估其腐蚀性,检测参数:检出限0.1μg/cm²(钠当量)。
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焊点的拉剪强度,反映助焊剂对焊接可靠性的影响,检测参数:测量范围0~100N,精度±1%。
铜腐蚀试验箱:模拟高温高湿环境(40℃/90%RH),评估助焊剂对铜材的腐蚀程度,检测参数:试验周期24小时,腐蚀等级0~4级。
铺展率测试仪:测量助焊剂促进solder铺展的面积,评估其润湿性,检测参数:铺展面积范围0~100mm²,精度±2%。
热重分析仪(TGA):测定助焊剂的固体含量和挥发速率,检测参数:温度范围50℃~400℃,精度±0.5%。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成膜剂固含量检测
下一篇:遇水反应速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