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锌含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04  

茶叶锌含量检测是评估茶叶营养品质与安全的重要指标,涉及样品前处理、痕量元素分析及数据验证等关键环节,需通过专业方法确保结果准确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总锌含量:测定茶叶中锌元素的总量,检测范围0.1~500mg/kg,精度±2%。

水溶性锌含量:测量茶叶经沸水浸泡30分钟后的可溶出锌量,检测限0.05mg/L。

酸溶性锌含量:用0.1mol/L盐酸模拟人体胃部环境提取的锌量,检测范围0.01~100mg/kg。

锌形态分析:区分茶叶中锌的游离态、络合态等化学形态,采用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分辨率0.01mg/kg。

干茶锌含量:未冲泡茶叶的锌含量,样品需粉碎至100目,检测精度±1.5%。

茶汤锌含量:茶叶按1:50比例冲泡后的茶汤中锌浓度,检测限0.02mg/L。

茶叶灰分中锌含量:测定茶叶经550℃灰化4小时后的锌残留量,检测范围0.05~200mg/kg。

锌浸出率:茶汤锌含量与干茶锌含量的比值,计算精度±0.5%。

不同产地茶叶锌含量差异:比较不同地理区域茶叶的锌含量,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

茶叶加工过程中锌含量变化:监测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等环节的锌含量变化,采样间隔30分钟。

检测范围

绿茶:包括龙井、碧螺春、毛尖等鲜叶及成品,检测其锌含量及溶出特性。

红茶:如祁门红茶、滇红等发酵茶,分析发酵过程中锌的含量变化。

乌龙茶:包括铁观音、大红袍等半发酵茶,测定不同烘焙程度的锌保留率。

黑茶:如普洱茶、茯砖茶等后发酵茶,检测陈化过程中锌的稳定性。

白茶:如白毫银针、白牡丹等微发酵茶,评估萎凋工艺对锌溶出的影响。

黄茶:如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闷黄茶,分析闷黄过程中锌的迁移量。

花茶:如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窨制茶,检测花材与茶叶配伍后的锌含量。

紧压茶:如砖茶、饼茶等压制茶,测定压制工艺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速溶茶:包括速溶红茶、速溶绿茶等浓缩茶制品,分析干燥过程中锌的保留率。

茶制品:如茶饮料、茶粉、茶饼干等深加工产品,评估加工过程中锌的迁移量。

检测标准

GB 5009.14-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ISO 11813:2009 食品 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AOAC Official Method 984.27 食品中锌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3776-2018 茶叶感官评审方法(涉及锌含量与品质相关性评估)。

NY/T 288-2018 绿色食品 茶叶(规定锌含量限量要求)。

ISO 20483:2006 茶叶 总灰分的测定(用于灰分中锌含量计算)。

GB/T 14456.1-2017 绿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包含锌含量指标)。

ASTM E2917-16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锌的标准试验方法。

DB53/T 854-2017 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生茶)(地方标准锌含量要求)。

GB/T 31740.2-2015 茶制品 第2部分:速溶茶(规定速溶茶锌保留率要求)。

检测仪器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茶叶中总锌含量的定量分析,采用213.9nm特征谱线,检测范围0.01~10mg/L,精度±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用于痕量锌及形态分析,检测限0.001μg/L,分辨率0.5amu,支持多元素同时测定。

微波消解仪:用于茶叶样品前处理,消解温度180℃,压力10bar,消解时间30分钟,确保样品完全分解。

电子分析天平:用于样品称量,精度0.1mg,最大称量200g,保证样品量的准确性。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用于锌形态分离与检测,分离柱为C18柱,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分辨率0.01mg/kg。

原子荧光光谱仪:用于锌的辅助测定,线性范围0~100μg/L,检出限0.05μg/L,适用于低浓度样品分析。

超纯水机:制备实验用超纯水,电阻率≥18.2MΩ·cm,总有机碳≤10ppb,避免环境干扰。

恒温水浴锅:用于样品浸泡或消解温度控制,温度范围室温~100℃,精度±0.5℃,保证实验条件一致性。

离心机:用于提取液分离,转速0~10000rpm,离心时间5~15分钟,去除杂质干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锌络合物定量,波长范围200~800nm,吸光度精度±0.001,支持间接测定。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