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纳米成核剂粒径分布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平均粒径(D50):纳米成核剂粒径分布的中心特征值,代表50%颗粒体积或数量对应的粒径,测量范围0.1~1000nm,测试精度±2%。
粒径分布宽度(PDI):反映纳米成核剂粒径分散程度的量化指标,计算方式为(D90-D10)/D50,测量范围0.01~1.0,分辨率0.001。
体积平均粒径(D[4,3]):基于颗粒体积加权的平均粒径,更能体现大颗粒对分布的影响,测量范围0.1~1000nm,误差±3%。
数量平均粒径(D[1,0]):基于颗粒数量的平均粒径,适用于低浓度体系的分散性评估,测量范围0.1~500nm,精度±1%。
颗粒浓度(Number Concentration):单位体积内纳米成核剂的颗粒数量,反映分散体系的浓度水平,测量范围10³~10¹²个/mL,检测下限10³个/mL。
大颗粒含量(>1μm颗粒比例):纳米成核剂中粗颗粒杂质的占比,影响材料加工性能和成品质量,测量范围0~100%,精度±0.5%。
粒径分布跨度(Span):量化粒径分布宽窄的指标,计算方式为(D90-D10)/D50,测量范围0.1~5.0,分辨率0.01。
Zeta电位与粒径相关性:通过Zeta电位间接评估分散稳定性,与粒径分布联合分析,测量范围-100~+100mV,精度±2mV。
形态学粒径分布:结合圆形度、Aspect Ratio等形状参数的粒径分布,反映颗粒形态特征,测量范围0.1~1000nm,分辨率0.01nm。
累积粒径分布(D10/D50/D90):分别代表10%、50%、90%颗粒对应的粒径,全面描述分布特征,测量范围0.1~1000nm,精度±2%。
检测范围
聚烯烃材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纳米成核剂用于提高结晶速率和结晶度,改善力学性能。
工程塑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改善透明性、耐热性及加工流动性。
生物降解塑料:如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促进结晶过程,提高机械强度和降解稳定性。
橡胶材料:如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改善硫化特性和耐磨性能。
涂料与油墨:调整涂层流变性能,提高颜料分散性和耐刮擦性。
胶粘剂:改善固化速度和粘结强度,提升高温环境稳定性。
化妆品:如护肤品乳状液体系,提高活性成分分散性和皮肤渗透性。
药物载体:如纳米颗粒药物递送系统,控制药物释放速率,提高生物利用度。
电子材料:如半导体封装材料、导电聚合物,改善电性能和热稳定性。
新能源材料: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提高离子导电性和循环寿命。
检测标准
ISO 13321:2004 激光衍射法测定分散体系中颗粒粒径分布。
ISO 13322-1:2014 动态光散射法测定颗粒粒径分布 第1部分:总则。
ASTM E2490-17 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B822-17 用激光衍射法测定金属粉末和相关化合物粒径分布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 19627-2005 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
GB/T 29022-2012 纳米材料 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径分布。
GB/T 36063-2018 纳米技术 用于催化的纳米颗粒的表征 透射电子显微镜法。
ISO 22412:2008 颗粒尺寸分析 动态图像分析法。
GB/T 13221-2004 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 沉降天平法。
ASTM D4464-15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涂料中二氧化钛颗粒尺寸的标准试验方法。
检测仪器
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基于激光衍射原理,通过散射角分布计算粒径分布,用于测定纳米成核剂的体积粒径分布(D10、D50、D90),测量范围0.1~1000μm,分辨率0.01μm。
动态光散射仪(DLS):利用布朗运动导致的散射光波动,通过相关函数分析计算 hydrodynamic 粒径,用于测定纳米成核剂的粒径分布,测量范围0.3~1000nm,精度±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通过电子束穿透样品形成高分辨率图像,用于观察纳米成核剂的颗粒形态和粒径分布,可测定单个颗粒粒径,分辨率0.1nm,放大倍数1000~1000000倍。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利用二次电子成像观察颗粒表面形态,结合图像分析软件测定粒径分布,用于分析纳米成核剂的分散状态和粒径分布,测量范围1~10000nm,分辨率1nm。
沉降天平:基于斯托克斯定律,通过沉降质量变化计算粒径分布,用于测定纳米成核剂的粒度分布,测量范围0.1~100μm,精度±1%。
动态图像分析仪:通过高速相机捕捉颗粒图像,利用算法计算粒径分布和形态参数,用于测定纳米成核剂的数量粒径分布和颗粒形状,测量范围1~10000nm,帧率≥100帧/秒。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速冻草莓包装材料迁移物检测
下一篇:霉菌毒素超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