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茶荧光增白剂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2  

荧光增白剂检测在花茶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专注于成分定量和安全合规。核心要点包括荧光强度分析、光谱鉴别及迁移性评估,确保无有害残留。检测过程遵循特定方法和参数,保障产品可靠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荧光增白剂总量测定:定量分析荧光增白剂整体浓度;检测参数:检出限0.01ppm,线性范围0.1-100ppm,回收率85-115%。

荧光光谱分析:识别增白剂类型及结构特征;检测参数:激发波长365nm,发射波长430nm,扫描范围200-800nm。

迁移性检测:评估增白剂迁移至茶汤的程度;检测参数:迁移率计算,模拟冲泡条件,温度90°C,时间10min。

残留溶剂分析:检测加工残留有机溶剂;检测参数:乙醚、甲醇等溶剂浓度范围0.05-10ppm,气相色谱法测定。

重金属含量检测:筛查潜在重金属污染;检测参数:铅、镉、砷元素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0.1mg/kg。

pH值测定:监控花茶酸碱度影响增白剂稳定性;检测参数:范围pH 4.0-9.0,电极法测量精度±0.1。

水分含量分析:评估花茶干燥状态;检测参数:烘干法测定,水分范围5-15%,误差±1%。

抗氧化剂检测:筛查辅助添加剂;检测参数:维生素C、E浓度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检出限0.05mg/g。

微生物限度测试:检查细菌和真菌污染;检测参数:总菌落数≤1000 CFU/g,霉菌≤100 CFU/g。

色泽稳定性评估:观察增白剂对茶色影响;检测参数:Lab*值测量,色差ΔE≤2.0。

检测范围

玫瑰花茶:干燥玫瑰花制成的茶品,需检测荧光增白剂残留及迁移性。

菊花茶:常见花茶类型,重点关注增白剂总量和光谱分析。

茉莉花茶:花与绿茶混合品,涉及溶剂残留和重金属检测

薰衣草茶:芳香花茶产品,需评估增白剂迁移及微生物安全。

金银花茶:药用花茶,检测抗氧化剂和pH值稳定性。

包装材料:花茶罐装或袋装材料,迁移性测试及溶剂残留分析。

加工辅料:干燥剂或防腐剂,筛查增白剂相互作用及含量。

冲泡成品:冲泡后茶汤,检测增白剂迁移率及重金属溶出。

原料花瓣:未加工花材,进行水分含量和微生物限度评估。

混合花茶:多种花混合产品,覆盖全面增白剂光谱鉴别。

检测标准

依据ISO 13355方法进行荧光增白剂迁移性测定。

GB/T 5009.199规定花茶中荧光增白剂总量检测流程。

ASTM E2149应用于增白剂光谱分析及稳定性评估。

GB/T 23196规范花茶重金属残留检测限值。

ISO 21527用于微生物限度测试及结果判定。

GB 2763设定农药残留及溶剂含量最大允许值。

ASTM D1971指导水分含量分析及干燥方法。

ISO 16000针对抗氧化剂检测及液相色谱条件。

GB/T 5551规定色泽稳定性测量标准。

ISO 4833应用于细菌和真菌总数测定。

检测仪器

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荧光强度和光谱特征;在本检测中用于定量荧光增白剂浓度及类型鉴别。

液相色谱仪:分离和分析有机化合物;在本检测中用于抗氧化剂和残留溶剂的高灵敏度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金属元素含量;在本检测中用于铅、镉等重金属的精确测定。

pH计:监测溶液酸碱度;在本检测中用于评估花茶冲泡过程中的pH值变化和增白剂稳定性。

微生物培养箱:培养和计数微生物;在本检测中用于细菌和真菌污染的标准测试。

水分测定仪:烘干法测量样品水分;在本检测中用于花茶干燥状态的准确评估。

色差计:量化颜色变化;在本检测中用于色泽稳定性分析及增白剂影响评估。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