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白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2  

相对白度检测是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白板的反射率,定量评价物体表面白度偏离程度的专业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塑料等行业,是产品质量控制与性能评估的重要指标。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相对白度值: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白板在457nm波长下的反射率,定量评价样品白度的相对差异,测量范围0~100(以标准白板为100),精度±0.5。

蓝光白度:反映样品对蓝光(457nm)的反射特性,符合ISO 2470标准,测量范围0~100,精度±0.3。

荧光增白剂含量:测定样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添加量,通过荧光强度定量分析,检测范围0.01%~5%,精度±0.005%。

白度均匀度:评价样品表面白度的空间一致性,测量区域≥10个点,变异系数≤1.0%。

泛黄指数:衡量样品在老化或使用后变黄的程度,计算方法符合ASTM E313,范围-10~100,精度±0.2。

反射率(457nm):样品在457nm波长下的绝对反射率,与标准白板对比计算相对白度,范围0~100%,精度±0.1%。

荧光白度增量:荧光增白剂对样品白度的贡献值,通过荧光反射率与可见光反射率的差值计算,范围0~50,精度±0.4。

浊度:样品表面的浑浊程度对自度感知的影响,测量波长600nm,范围0~50NTU,精度±0.5NTU。

白度稳定性:样品在UV照射24小时后的白度保持率,反映抗老化性能,范围0~100%,精度±1%。

底色偏差:样品底色对相对白度的影响,用CIE Lab色空间评价a、b*值,范围-10~10,精度±0.1。

检测范围

纺织制品: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及涤纶、锦纶等合成纤维织物的白度评价。

造纸产品:文化纸、包装纸、卫生纸等纸张的白度控制,确保印刷性能。

塑料材料:聚乙烯、聚丙烯、PVC等塑料成品及原料的表面白度检测。

涂料颜料:白色涂料、乳胶漆、钛白粉等颜料的白度和着色力评价。

陶瓷玻璃:瓷砖、餐具、玻璃制品的表面白度和光泽度检测。

食品药品:面粉、奶粉、药用辅料等白色食品或药品的白度控制。

纺织助剂:荧光增白剂、柔软剂等助剂对织物白度的影响检测。

建筑材料:墙面涂料、地板砖、石膏板等建筑材料的白度评价。

化妆品:粉底、面霜等白色化妆品的白度和均匀度检测。

电子材料:光学薄膜、液晶显示器背光板等电子材料的白度和反射率检测。

检测标准

ISO 2470:1999 纸和纸板 白度的测定(漫反射法)。

ASTM E313-15 白色材料白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 8424.2-200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相对白度的测定。

GB/T 17749-2008 白度的表示方法。

ISO 105-J02: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J02部分:白度的测定(CIE白度)。

GB/T 2913-2008 塑料白度试验方法。

ASTM D1925-13 纸和纸板 白度的标准试验方法(蓝光反射法)。

ISO 7724-3:1984 颜料和体质颜料 通用试验方法 第3部分:白度的测定。

GB/T 1543-2005 纸和纸板 不透明度的测定(漫反射法)(附白度测定)。

ASTM E1164-12 用便携式光谱仪测定材料白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检测仪器

白度计:采用漫反射原理,测量样品在457nm波长下的反射率,计算相对白度值,测量范围0~100,精度±0.5。

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通过荧光强度定量,检测范围0.01%~5%,精度±0.005%。

色差仪:测量样品的泛黄指数和底色偏差,采用CIE Lab*色空间,范围-10~100,精度±0.1。

紫外老化试验箱:模拟自然光中的紫外辐射,测试样品白度稳定性,试验时间0~1000小时,温度控制30~80℃。

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在380~780nm波长下的反射率,计算蓝光白度和反射率(457nm),精度±0.1%。

浊度计:测定样品表面的浊度,影响白度感知,测量波长600nm,范围0~50NTU,精度±0.5NTU。

标准白板:作为相对白度检测的基准,反射率≥98%,均匀性≤0.5%。

便携式白度仪:用于现场检测,小巧轻便,测量范围0~100,精度±1.0。

恒温恒湿箱:控制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温度范围10~50℃,湿度范围30%~80%RH。

电子天平:称量荧光增白剂或样品质量,精度±0.0001g,用于定量分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