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化妆品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2  

眼部化妆品检测围绕安全性、有效性及合规性展开,涵盖成分识别、微生物污染、理化特性、刺激性等关键指标,通过科学方法评估产品对眼部及周围皮肤的潜在风险,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重金属含量:测定眼部化妆品中铅、汞、砷等重金属的含量,评估重金属污染对眼部及周围皮肤的潜在风险;具体参数为铅≤10mg/kg,汞≤1mg/kg,砷≤2mg/kg。

微生物限度:检查产品中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数量,防止微生物超标导致眼部感染;具体参数为细菌总数≤500CFU/g(mL),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0CFU/g(mL),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

防腐剂含量:测定产品中防腐剂(如甲基parabens、乙基parabens、苯氧乙醇等)的含量,确保符合规定限量;具体参数为甲基parabens≤0.4%,乙基parabens≤0.4%,丙基parabens≤0.3%,丁基parabens≤0.3%,苯氧乙醇≤1.0%。

pH值:测量产品的酸碱度,评估对眼部皮肤的刺激性;具体参数为pH值范围4.5-8.5,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精度±0.1。

刺激性试验(兔眼刺激性试验):评估产品对兔眼黏膜的刺激性,预测对人体眼部的潜在刺激;具体参数为按照Draize评分法,眼刺激积分(ESI)≤3.0为无刺激性,3.1-8.0为轻度刺激性,8.1-15.0为中度刺激性,>15.0为重度刺激性。

香精香料识别:鉴定产品中香精香料成分(如芳樟醇、香叶醇等),确认是否符合配方要求及禁止使用的香料;具体参数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检出限≤0.01%。

防晒剂含量:测定产品中防晒剂(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等)的含量,确保符合标签标注及限量要求;具体参数为二氧化钛≤25%,氧化锌≤25%,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10%,二苯酮-3≤6%。

色素成分:检测产品中色素(如CI 77491、CI 19140、CI 42090等)的种类及含量,确保符合允许使用的范围;具体参数为禁用色素(如CI 12085)不得检出,允许使用的色素含量符合GB 7916-2013规定。

粘度:测量产品的粘度,评估其流动性及使用感;具体参数为采用旋转粘度计,测量范围1-100000mPa·s,精度±5%。

稳定性试验(耐热耐寒试验):评估产品在极端温度下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分层、沉淀等现象;具体参数为耐热试验(45℃±1℃,24小时)后无分层、沉淀、变色;耐寒试验(-15℃±1℃,24小时)后恢复室温无异常。

有害物质(甲醛、二噁烷):测定产品中甲醛、二噁烷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评估潜在风险;具体参数为甲醛≤0.2%(游离甲醛),二噁烷≤30mg/kg。

检测范围

眼影:包括powder眼影、cream眼影、liquid眼影、珠光眼影等剂型,用于眼部轮廓修饰、提升眼部层次感的化妆品。

眼线笔(液):包括铅笔型眼线笔、液体眼线液、凝胶眼线膏、防水眼线笔等,用于勾勒眼部线条、增强眼部立体感的化妆品。

睫毛膏:包括纤长型睫毛膏、浓密型睫毛膏、防水型睫毛膏、卷翘型睫毛膏等,用于增长、增密睫毛的化妆品。

眉笔(粉):包括铅笔型眉笔、粉状眉粉、膏状眉膏、染眉膏等,用于修饰眉毛形状、填补眉毛空隙的化妆品。

眼霜:包括滋润型眼霜、抗皱型眼霜、去黑眼圈型眼霜、紧致型眼霜等,用于眼部皮肤保湿、抗皱、改善黑眼圈的护理产品。

眼部精华:浓缩型眼部护理产品,通常含有多肽、透明质酸等成分,用于改善眼部细纹、干纹、松弛等问题。

眼膜:包括贴片式眼膜、膏状眼膜、凝胶眼膜等,用于密集护理眼部皮肤,补充水分、营养的化妆品。

眼部卸妆产品:包括眼部卸妆水、眼部卸妆油、眼部卸妆膏、卸妆棉等,专门用于去除眼部化妆品(如眼影、眼线、睫毛膏)的产品。

眼部遮瑕产品:包括遮瑕膏、遮瑕液、遮瑕棒等,用于遮盖眼部瑕疵(如黑眼圈、眼袋、细纹)的化妆品。

眼部防晒产品:专门用于眼部皮肤的防晒产品,如防晒眼霜、防晒棒、防晒凝胶等,具有UVA/UVB防护功能。

眼部BB霜/CC霜:具有修颜、防晒、保湿等多功能的眼部化妆品,用于均匀眼部皮肤色调、遮盖瑕疵。

检测标准

GB 7916-2013《化妆品卫生标准》:规定化妆品的卫生要求,包括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含量、禁用物质(如汞、铅)等指标。

GB/T 29665-2013《化妆品中紫外线吸收剂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紫外线吸收剂(如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含量的国家标准方法。

ISO 17299-1:2014《Cosmetics - Metho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fragrances - Part 1: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国际标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识别和定量化妆品中的香精香料成分。

GB/T 35951-2018《化妆品中22种禁用着色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22种禁用着色剂(如苏丹红)的国家标准方法。

ASTM D6350-20《JianCe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H of Aqueous Solutions of Cosmetics》: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规定化妆品水溶液pH值的测定方法。

GB/T 18670-2017《化妆品分类》:国家标准,将化妆品分为清洁类、护理类、修饰类等,明确眼部化妆品的分类。

ISO 2JianCe9:2006《Cosmetics - Microbiology - Test methods for aerobic mesophilic bacteria》:国际标准,化妆品中嗜温性 aerobic细菌的检测方法。

GB/T 22374-2008《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 粘度的测定》:国家标准,规定化妆品粘度的测定方法(旋转粘度计法)。

QB/T 1857-2013《润肤膏霜》:行业标准,规定润肤膏霜(包括眼霜)的技术要求,如稳定性、pH值等。

GB/T 16886.10-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国家标准,化妆品刺激性试验(如兔眼刺激性)的参考方法。

GB/T 27579-2011《化妆品中 parabens类防腐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测定化妆品中 parabens类防腐剂(如甲基parabens)含量的方法。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溶剂泵入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成分,结合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进行定量;用于测定眼部化妆品中防晒剂(如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防腐剂(如苯氧乙醇)、禁用着色剂(如CI 12085)等成分的含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结合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鉴定能力,实现复杂混合物的分离与定性;用于识别眼部化妆品中的香精香料成分(如芳樟醇)、挥发性有害物质(如甲醛)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基于原子对特征光的吸收原理,测定元素的含量;用于检测眼部化妆品中重金属(如铅、汞、砷)的含量,灵敏度可达ppb级。

微生物培养箱:提供恒温(28℃±1℃或37℃±1℃)、恒湿环境,用于微生物的培养与繁殖;用于眼部化妆品微生物限度试验中细菌、霉菌的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旋转粘度计:通过旋转转子测量液体的粘度,反映液体的流动性;用于测定眼影、睫毛膏、眼霜等眼部化妆品的粘度,评估其使用时的涂抹感和稳定性。

pH计:利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的氢离子浓度,给出pH值;用于测定眼部化妆品的酸碱度,确保pH值在4.5-8.5范围内,减少对眼部皮肤的刺激。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结合液相色谱的分离和质谱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测定痕量成分;用于检测眼部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如二噁烷)、痕量着色剂等成分。

稳定性试验箱:可调节温度(-20℃~60℃)、湿度(30%~90%RH),模拟极端环境;用于眼部化妆品的耐热耐寒试验,评估产品在高温或低温下的稳定性(如是否分层、沉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可见光(200nm~800nm)的吸收,定量分析成分;用于测定眼部化妆品中维生素C、熊果苷等成分的含量。

微生物计数仪:采用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计数微生物菌落数量,提高检测效率;用于眼部化妆品微生物限度试验中的菌落计数,减少人为误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岩相分析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