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沉降菌定期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3  

车间沉降菌定期检测是评估生产环境微生物污染状况的关键手段,通过监测空气中沉降菌的种类及数量,反映车间清洁度水平,保障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沉降菌菌落总数:测定一定时间内沉降在培养基上的微生物菌落数量,采样时间30分钟~4小时,培养温度36℃±1℃,培养时间48小时±2小时,计数范围1~300CFU/皿

真菌菌落总数:分离并计数沉降菌中的真菌类微生物,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H值5.6±0.2,培养温度25℃±1℃,培养时间72小时±2小时

致病性细菌筛查:检测沉降菌中是否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甘露醇高盐琼脂、麦康凯琼脂),鉴定方法为生化反应+16S rRNA测序,准确率≥95%

芽孢杆菌计数:统计沉降菌中的芽孢杆菌数量,通过80℃水浴10分钟热处理去除非芽孢微生物,使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培养时间72小时±2小时,计数精度±10%

酵母菌计数:分离沉降菌中的酵母菌,使用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含氯霉素),菌落特征为红色圆形凸起,培养温度28℃±1℃,培养时间48小时±2小时,计数范围1~200CFU/皿

空气微生物浓度换算:将沉降菌菌落数转换为空气中微生物浓度,计算公式为C=50000N/(A×T)(C为空气微生物浓度,单位CFU/m³;N为菌落数,单位CFU;A为平板面积,单位cm²;T为采样时间,单位分钟),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培养基有效性验证:检测培养基是否符合微生物生长要求,接种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生长率≥90%,无菌试验无杂菌生长

沉降菌种类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染色)、生理生化试验(糖发酵、酶活性)及分子生物学方法(16S rRNA/JianCe测序)鉴定沉降菌种类,鉴定覆盖率≥90%

采样点分布合理性评估:评估采样点是否覆盖车间关键区域(生产线上方、人员通道、设备周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交界处),采样点数量符合GB/T 16294-2010要求(每100㎡设1~2个点,不足100㎡设1个点)

检测结果重复性验证:同一采样点重复检测3次,结果相对标准偏差≤15%,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沉降菌动态变化分析:通过连续3个月的定期检测,分析沉降菌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识别微生物污染高峰时段(如生产高峰期、清洁后)

检测范围

食品生产车间:包括糕点、饮料、肉制品、乳制品、方便食品等生产环境,监测沉降菌对食品卫生的影响,符合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要求

药品生产车间:涵盖片剂、注射液、胶囊、生物制品等制药环境,符合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对微生物控制的要求,保障药品质量

化妆品生产车间:涉及护肤品、化妆品、洗涤用品、口腔护理产品等生产环境,防止微生物污染产品,符合GB 50073-201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要求

电子元件生产车间: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器件、光学元件等生产环境,避免微生物导致产品短路、失效,符合ISO 14644-1:2015《洁净室及相关控制环境 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涵盖手术器械、植入式器械、医用敷料、体外诊断试剂等生产环境,符合ISO 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餐饮服务场所:包括餐厅、食堂、中央厨房、快餐连锁企业等环境,保障餐饮食品的卫生安全,符合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生物实验室:涉及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等实验室环境,监测沉降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符合GB/T 27405-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微生物检测》

洁净手术室:医院手术室环境,确保手术过程中微生物污染降至最低,符合GB 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食品包装材料生产车间:包括塑料包装、纸质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等生产环境,防止包装材料携带微生物污染食品,符合GB/T 27341-2009《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

保健品生产车间:涵盖保健食品、营养补充剂、功能性食品等生产环境,监测沉降菌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符合GB 17405-1998《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纺织产品生产车间:包括医用纺织品、婴儿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等生产环境,防止微生物滋生影响产品安全性,符合GB/T 20944-2007《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检测标准

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规定了医药工业洁净室沉降菌的采样方法、培养条件、计数方法及结果判定

ISO 14698-1:2003《洁净室及相关控制环境 生物污染控制 第1部分:一般要求》:国际标准,适用于各类洁净室生物污染控制,包括沉降菌检测的基本原则

GB 50073-201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涉及洁净厂房沉降菌检测的设计要求,包括采样点布局、空气洁净度等级与沉降菌数量的对应关系

ASTM E1885-20《JianCe 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Microbial Air Contamination Using a Settling Plate》: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规定了使用沉降板测量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方法

ISO 14644-1:2015《Cleanrooms and associated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 Part 1: Classification of air cleanliness by particle concentration》:国际标准,涉及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的划分,与沉降菌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规定了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车间的微生物控制要求,包括沉降菌数量限值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药品生产车间定期检测沉降菌,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微生物控制要求

ISO 22000:2018《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 for any organization in the food chain》:食品企业微生物控制的国际标准,包括沉降菌检测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GB/T 27341-2009《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国内标准,涉及沉降菌检测作为关键控制点的要求

GB/T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规定了食品生产车间的微生物控制要求,包括沉降菌检测的频率、方法

ISO 13485:2016《Medical devices -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 for regulatory purposes》:医疗器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定期检测沉降菌

检测仪器

沉降菌采样皿:采用直径90mm的无菌聚苯乙烯培养皿,内置营养琼脂培养基(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收集空气中的沉降菌,无 cytotoxic 物质,灭菌方式为γ射线灭菌

恒温培养箱:具有强制对流功能,温度范围20℃~50℃,精度±1℃,湿度范围40%~80%,用于沉降菌的培养,内胆采用不锈钢材质,易于清洁

菌落计数器:采用LED放大镜头(放大倍数10×)和计数网格,支持手动计数与自动计数切换,计数误差≤5%,用于快速准确计数培养后的菌落数量

高压蒸汽灭菌器:用于培养基和采样皿的灭菌,灭菌温度121℃,压力103kPa,灭菌时间15~20分钟,具有自动排汽功能,确保灭菌效果,容量50~200L

生物安全柜:符合二级生物安全要求(BSL-2),具有垂直层流空气净化功能,洁净度等级ISO 5级,用于沉降菌检测后的样品处理(如菌落挑取、DNA提取),防止微生物扩散

显微镜:采用生物显微镜,放大倍数40×~1000×,分辨率≥1μm,带有相差物镜和数码成像系统,用于沉降菌的形态学观察(如菌落形态、革兰染色结果)

16S rRNA测序仪: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NGS),测序长度≥1500bp,准确率≥99%,用于沉降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识别微生物种类(如细菌、真菌)

培养基制备仪:用于批量制备营养琼脂培养基,自动控制加热(最高温度121℃)、搅拌(转速0~500rpm)和分装(分装量15~20ml/皿),制备量1~10L/次,节省人工成本

空气洁净度监测系统:采用激光粒子计数器,监测空气中0.5μm和5μm粒子数量,符合ISO 14644-1:2015标准,用于同步监测车间空气洁净度等级,与沉降菌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判断微生物污染与粒子污染的相关性

生化培养箱:用于真菌和酵母菌的培养,温度范围10℃~30℃,精度±1℃,湿度范围60%~90%,带有紫外线消毒功能,防止杂菌污染,容量100~500L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