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增白剂皮肤刺激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4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单次皮肤刺激性试验:评估增白剂单次接触皮肤后的即时刺激反应,观察24、48、72小时皮肤红斑(0-4分,Draize法)和水肿(0-4分,Draize法)评分,结果以平均得分表示。
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模拟重复接触场景,连续涂抹14天,检测累积刺激效应,终点指标为皮肤角质层厚度变化(测量精度5μm)及表皮完整性(如鳞屑、脱屑发生率,计算精度1%)。
皮肤斑贴试验:将增白剂样品敷贴于志愿者背部(48小时),移除后观察72、96小时皮肤反应(红斑、丘疹、水疱),阳性率计算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置信区间95%)。
经皮水分流失(TEWL)测定:评估皮肤屏障受损程度,使用开放腔技术测量,范围0-50g/(mh),精度0.1g/(mh),正常皮肤TEWL值≤10g/(mh)。
皮肤pH值测定:检测接触增白剂后皮肤表面酸碱平衡变化,采用玻璃电极法,测量范围3.0-9.0pH,精度0.01pH,正常皮肤pH参考值4.5-6.5。
皮肤红斑指数检测:利用可见光光谱法(550nm波长)测量皮肤红斑程度,指数范围0-100(0为无红斑,100为重度红斑),分辨率1。
皮肤水肿程度评估:通过高频超声(20MHz)测量皮肤厚度变化,基线厚度与接触后厚度差值≥0.1mm视为水肿,测量精度0.01mm。
皮肤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让受试者通过电子量表标记瘙痒程度,范围0-10分(0为无瘙痒,10为难以忍受),结果以中位数表示。
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测定:采用电容法测量,范围0-100AU(任意单位),精度1AU,正常皮肤含水量参考值30-50AU。
体外皮肤模型刺激性试验(EpiDerm):使用三维重组人皮肤模型,评估增白剂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波长570nm),细胞活力≥50%为无刺激,测量精度2%。
皮肤刺激性体外替代试验(Organ-on-a-Chip):利用微流控技术模拟皮肤微环境,检测增白剂对皮肤细胞(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的毒性,终点指标为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范围0-1000U/L,精度5U/L)。
检测范围
化妆品增白剂:美白面霜、祛斑精华、防晒乳等产品中的苯乙基间苯二酚、烟酰胺等增白成分,评估日常使用中的皮肤刺激风险。
洗涤剂增白剂:洗衣粉、洗洁精、衣物柔顺剂中的荧光增白剂(如CBS-X、VBL),检测手部接触后的刺激性。
纺织品增白剂:纯棉衬衫、床单、毛巾等纺织品处理用增白剂,模拟长期接触皮肤的累积刺激效应。
造纸增白剂:卫生纸、面巾纸、厨房用纸中的增白剂,评估手部或面部接触的安全性。
塑料增白剂:食品包装塑料、儿童玩具塑料中的增白剂(如OB-1、127),检测间接接触皮肤的刺激风险。
涂料增白剂:墙面涂料、家具漆中的钛白粉、氧化锌等增白成分,评估施工或使用中皮肤接触的刺激性。
橡胶增白剂:医用手套、儿童橡胶玩具中的增白剂,检测反复摩擦接触后的皮肤反应。
食品添加剂增白剂:面粉、淀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评估加工过程中手部接触的刺激性。
日用化学品增白剂:牙膏、漱口水、洗手液中的增白成分,检测口腔周围皮肤接触的刺激效应。
饲料增白剂:宠物饲料、livestock饲料中的增白剂,评估饲养人员接触后的皮肤安全性。
检测标准
GB/T16886.10-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国家标准)
ISO10993-10:20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和致敏试验(国际标准)
ASTME1811-20皮肤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标准试验方法(国际标准)
OECDTG404单次皮肤刺激性试验(国际组织标准)
OECDTG411重复剂量皮肤毒性试验(国际组织标准)
GB/T21604-2008化学品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方法(国家标准)
ISO105-E04-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E04部分:皮肤刺激性试验(国际标准)
ASTMD4157-20化妆品皮肤刺激性的标准试验方法(国际标准)
GB/T24101-2009化妆品中增白剂的测定(国家标准)
OECDTG429皮肤斑贴试验(国际组织标准)
检测仪器
皮肤水分测试仪:采用电容法测量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范围0-100AU(任意单位),精度1AU,用于评估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情况。
经皮水分流失测量仪:使用开放腔技术,测量皮肤表面水分蒸发量,范围0-50g/(mh),精度0.1g/(mh),反映皮肤屏障完整性。
皮肤pH计:采用玻璃电极法,测量皮肤表面pH值,范围3.0-9.0pH,精度0.01pH,检测接触增白剂后皮肤酸碱平衡变化。
皮肤红斑指数仪:利用550nm可见光光谱技术,测量皮肤红斑程度,指数范围0-100,分辨率1,定量评估红斑反应。
超声皮肤厚度测量仪:采用20MHz高频超声,测量皮肤表皮和真皮厚度,范围0-10mm,精度0.01mm,评估水肿程度。
视觉模拟评分(VAS)系统:通过电子量表让受试者标记瘙痒程度,范围0-10分,精度0.5分,量化主观瘙痒感受。
三维皮肤模型培养系统:模拟人体皮肤结构(表皮+真皮),培养条件37℃、5%CO2、湿度95%,用于体外替代试验,评估细胞活力(MTT法,检测波长570nm)。
皮肤斑贴试验敷贴器:标准化铝制敷贴装置(1cm1cm),压力均匀(1.5kPa),用于固定增白剂样品,避免机械刺激。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增白剂样品,精度0.1mg,确保试验剂量准确性(如0.5g/cm涂抹量)。
恒温恒湿培养箱:控制试验环境温度(221℃)和湿度(505%RH),模拟人体皮肤接触的自然环境条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辐照耐受性检测
下一篇:微生物添加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