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陈化程度化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4  

茶叶陈化是复杂的生化过程,其程度可通过茶多酚、茶色素、挥发性香气成分等化学指标的定量检测进行评估,为茶叶品质判定、贮藏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茶多酚总量:茶多酚是茶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陈化过程中会发生氧化降解,其含量变化是衡量陈化程度的关键指标,检测范围0.5%~30%,测试精度1%

儿茶素组分(EGCG、EC等):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EGCG、EC等单体的氧化降解速率不同,可反映陈化的阶段性特征,检测限0.01mg/g,定量精度2%

茶褐素含量:茶褐素是茶多酚氧化的终产物,陈化时间越长,其含量越高,是陈化程度的直接指示指标,测量范围0.1%~15%,重复性RSD≤3%

茶黄素含量:茶黄素是茶多酚氧化的中间产物,陈化初期含量先升后降,可反映陈化早期阶段,检测下限0.005mg/g,回收率90%~105%

咖啡因含量:咖啡因稳定性较高,但陈化过程中可能因挥发或降解略有下降,可辅助判断陈化程度,测定范围0.1%~5%,相对误差≤2%

挥发性香气成分(芳樟醇、香叶醇等):挥发性香气成分是茶叶风味的重要来源,陈化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聚合或挥发,其种类和含量变化可反映香气品质的劣变,检测范围0.01μg/kg~100μg/kg,分离度≥95%

游离氨基酸总量:游离氨基酸可参与美拉德反应,陈化过程中含量逐渐减少,影响茶叶的鲜爽度,检测范围0.1%~5%,滴定精度0.05%

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糖可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褐变产物,其含量变化可反映陈化过程中的非酶褐变程度,测量范围0.2%~20%,重现性RSD≤2.5%

丙二醛(MDA)含量:MDA是脂质过氧化的产物,陈化过程中茶叶脂质氧化加剧,其含量增加可反映陈化的氧化程度,检测限0.1μmol/kg,定量误差≤5%

水分含量:水分是茶叶陈化的重要环境因素,过高的水分会加速酶促和非酶氧化反应,其含量可辅助判断陈化的环境条件,检测范围3%~15%,测试精度0.1%

检测范围

散茶(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各类散装茶叶是茶叶流通的主要形式,其陈化程度直接影响品质等级和市场价值,需定期检测以控制贮藏质量

紧压茶(饼茶、砖茶、沱茶):紧压茶采用压制工艺制成,陈化过程中内部水分和温度分布不均,化学指标变化更复杂,需针对性检测

袋泡茶(原叶袋泡、碎茶袋泡):袋泡茶因表面积大、易吸潮,陈化速率较快,其化学指标检测需关注水分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速溶茶(速溶红茶、速溶绿茶):速溶茶是茶叶提取物的加工产品,陈化过程中易发生吸湿结块和风味劣变,需检测可溶性成分和挥发性香气

茶叶提取物(茶多酚提取物、茶色素提取物):茶叶提取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领域,其陈化程度会影响功效成分的稳定性,需严格检测活性成分含量

贮藏期茶叶(新茶、陈茶、老茶):不同贮藏期的茶叶陈化程度差异显著,通过化学检测可划分等级,指导消费和贮藏

茶叶原料(茶鲜叶、茶梗、茶末):茶叶原料的陈化会影响后续加工产品的品质,检测其化学指标可保证原料的新鲜度和适用性

调味茶(果味茶、花香茶):调味茶添加了风味物质,陈化过程中不仅茶叶本身发生变化,还可能与调味成分发生反应,需检测两者的相互影响

茶叶制品(茶饮料、茶食品):茶饮料、茶食品等深加工产品的陈化程度直接影响产品的保质期和风味,需检测相关化学指标以确保质量

出口茶叶(符合目标市场陈化程度要求的茶叶):出口茶叶需符合目标市场的品质标准,其陈化程度的化学检测需遵循国际或目标市场的相关规范

检测标准

ISO14502-1:2005《茶叶茶多酚含量的测定第1部分:福林酚法》

GB/T8313-201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测定》

ISO15768:2003《茶叶茶黄素和茶褐素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21727-2008《茶叶中茶黄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ISO10727:2002《茶叶咖啡因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8312-2013《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

ISO11020:2006《茶叶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B/T30375-2013《茶叶中挥发性成分的测定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ISO2173:2003《茶叶水分含量的测定减压干燥法》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是分离和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茶褐素等成分的核心仪器,通过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相互作用实现组分分离,结合紫外检测器定量分析,用于儿茶素组分(EGCG、EC等)、茶黄素、茶褐素、咖啡因等成分的定量检测,分离度≥98%,检测限0.001mg/g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可分离和鉴定茶叶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通过气相色谱分离挥发性组分,质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是研究陈化过程中香气变化的关键仪器,用于芳樟醇、香叶醇、苯乙醇等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检测范围0.01μg/kg~100μg/kg,定性准确率≥9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程度来定量分析成分,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茶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等成分的常规检测,用于茶多酚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检测范围0.5%~30%,测试精度1%

顶空固相微萃取装置(HS-SPME):顶空固相微萃取装置是一种无溶剂萃取技术,可富集茶叶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合GC-MS使用,提高检测灵敏度,用于茶叶中低含量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富集,如β-紫罗酮、己醛等,富集倍数≥100倍

水分测定仪:水分测定仪通过加热干燥或卡尔费休法测定茶叶中的水分含量,是判断茶叶陈化环境条件的重要仪器,用于茶叶水分含量的快速测定,检测范围3%~15%,测试精度0.1%

电子天平:电子天平是茶叶样品称量的基础仪器,精度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适用于样品前处理中的定量称量,用于茶叶样品、试剂的精确称量,精度0.1mg,最大称量200g

旋转蒸发仪:旋转蒸发仪用于茶叶提取物的浓缩,通过减压旋转使溶剂快速蒸发,保留目标成分,用于茶叶挥发性香气成分提取液的浓缩,浓缩倍数≥50倍,回收率≥90%

恒温水浴锅:恒温水浴锅用于控制反应温度,如茶多酚测定中的福林酚反应、氨基酸测定中的茚三酮反应等,确保反应条件的一致性,用于茶叶化学检测中各类恒温反应的温度控制,温度范围20℃~100℃,精度0.5℃

离心机:离心机用于茶叶样品提取液的分离,去除杂质,获得澄清的待测液,用于茶叶茶多酚、儿茶素等成分提取液的离心分离,转速范围1000rpm~10000rpm,离心力≥1000g

pH计:pH计用于测量茶叶提取液的pH值,某些检测项目(如茶多酚的福林酚法)对pH有严格要求,需准确控制,用于茶叶提取液pH值的测定,测量范围0~14,精度0.01pH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