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高温氧化稳定性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9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氧化增重率:测定材料在高温氧化环境中单位时间内质量变化,反映氧化速率。检测参数:温度范围200~1200℃,精度±0.1℃;质量测量精度0.1mg。
氧化诱导期(OIT):材料在特定温度下从开始氧化到显著失重的时间间隔。检测参数:升温速率5~20℃/min,氧气分压0.1~1MPa,时间分辨率1s。
金属元素迁移量:高温下材料中Fe、Cr、Ni等元素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量。检测参数:元素检测限0.01ppm,迁移温度300~1000℃,气氛为干燥空气。
氧化层厚度:材料表面氧化膜的平均厚度及均匀性。检测参数:测量方法X射线荧光法(XRF)或扫描电镜(SEM),厚度范围1μm~500μm,精度±10nm。
氧化膜结合强度:氧化层与基体的结合牢度。检测参数:拉拔法测试,载荷范围0.1~50N,精度±0.01N。
高温腐蚀速率:材料在含硫或氯的高温环境中的氧化腐蚀程度。检测参数:腐蚀介质为H₂S(5%~20%)或HCl(1%~10%),温度600~900℃,腐蚀时间100~1000h。
抗氧化剂消耗速率:添加型抗氧化剂在高温下的分解速率。检测参数: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温度150~300℃,时间间隔1~24h。
氧化膜相组成:氧化层中各物相(如Fe₃O₄、Cr₂O₃)的比例。检测参数: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角度10°~80°,步长0.02°。
高温透气率:氧化后材料对气体渗透性能的变化。检测参数:压差法测试,气体为氮气,压力差0.1~1MPa,温度25~800℃。
氧化动力学曲线:氧化增重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拟合。检测参数:建立抛物线、线性或对数模型,相关系数R²≥0.95。
检测范围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镍基高温合金,在1000~1200℃燃气环境中需长期抗氧化。
石油化工裂解炉管:铬钼钢或不锈钢材质,承受800~1100℃含硫油气腐蚀。
核反应堆包壳材料:锆合金或不锈钢,需在300~600℃冷却剂环境中抗辐照氧化。
高温炉隔热材料:陶瓷纤维或硅酸铝制品,工作温度500~1200℃,需抑制氧化粉化。
汽车排气歧管:铸铁或铝合金,承受600~900℃尾气周期性高温氧化。
光伏电池铝边框:铝合金材质,需在户外环境(紫外+湿热+高温)下抗氧化变色。
工业热交换器管道:铜合金或钛合金,用于300~500℃热媒传输,需抗氧腐蚀。
军工弹药引信部件:铜基或钢基合金,在储存环境(高温高湿)下需稳定抗氧化。
半导体退火炉部件:石墨或碳化硅,工作温度1000~1500℃,需抑制氧化挥发。
垃圾焚烧炉炉墙:耐火砖或不定形耐火材料,在800~1200℃含氯烟气中抗侵蚀氧化。
检测标准
ASTM A262-21:JianCe Practices for Detecting Susceptibility to Intergranular Attack i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检测方法,涉及高温氧化条件)。
ISO 17834:2015:Metallic materials —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testing(金属材料高温氧化测试)。
GB/T 23282-2009: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层测试方法(含高温氧化膜性能检测)。
ASTM D2863-19:JianCe 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Minimum Oxygen Index of a Graphic Material(固体材料最小氧指数测试,间接反映高温氧化特性)。
ISO 4892-2:2013:Plastics — Methods of exposure to laboratory light sources — Part 2: Xenon arc lamps(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方法,含高温老化环节)。
GB/T 13448-2019: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试验方法(高温氧化膜附着力测试)。
ASTM E1858-17:JianCe Test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Oxidation Induction Time of Polyolefin Geosynthetics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聚烯烃土工合成材料氧化诱导期差示扫描量热法)。
ISO 10993-18:2005: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 Part 18: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涉及高温氧化后化学物质释放检测)。
GB/T 38987-2020: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高温拉伸性能试验方法(高温氧化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关联测试)。
ASTM G151-13:JianCe Practice for Exposing Nonmetallic Materials in Accelerated Test Devices that Use Laboratory Light Sources(非金属材料加速老化测试设备暴露方法,含高温氧化条件)。
检测仪器
高温氧化重量分析仪:配备高精度天平(精度0.1mg)、可控气氛炉(温度范围200~1200℃),用于连续监测材料氧化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计算氧化增重率。
氧化诱导期测试系统:集成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与高温炉,温度范围-150~600℃,升温速率0.1~200℃/min,通过热流变化确定氧化起始时间。
多功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能量分辨率≤0.5eV,结合Ar离子溅射功能,可分析氧化膜表面及深度方向的元素组成与化学态,适用于金属元素迁移量检测。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辨率≤1nm,配备能谱仪(EDS),可观察氧化膜微观形貌并分析其厚度分布,支持氧化层厚度及相组成测定。
高温腐蚀试验箱:容积0.1~1m³,温度范围100~1200℃,可通入含硫/氯气体(如H₂S、HCl),控制湿度与腐蚀介质浓度,用于高温腐蚀速率测试。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温度范围-200~700℃,热流精度±0.1mW,通过程序升温监测氧化放热峰,计算氧化诱导期及动力学参数。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检测元素范围Na~U,检出限≤1ppm,配备薄样制样装置,可用于氧化膜中金属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热机械分析仪(TMA):温度范围-196~1000℃,位移精度±0.1μm,通过膨胀-收缩曲线分析氧化膜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变化。
气体渗透率测试仪:采用恒压差法,测试压力0.1~10MPa,温度25~800℃,可测量氧化后材料的气体透过率,评估高温透气性能。
高温万能材料试验机:最大载荷100kN,拉伸速率0.001~100mm/min,温度范围室温~1200℃,用于测试氧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间接反映氧化稳定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电化学迁移实验检测
下一篇:断裂韧性表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