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磨损形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9  

微观磨损形貌检测采用高分辨率成像和分析技术,对材料表面因摩擦、磨损引起的形貌特征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估。检测要点包括磨损机制识别、表面损伤量化、磨损产物成分分析,以及磨损深度和粗糙度测量,为材料耐久性和性能优化提供基础数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磨损深度测量:通过非接触或接触式方法量化表面凹陷程度;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深度范围0-500μm,精度±0.5μm。

表面粗糙度分析:评估磨损后表面纹理变化;具体检测参数包括Ra、Rz值测量,范围0.01-100μm,分辨率0.001μm。

磨损颗粒形貌观察:对磨损产生的颗粒进行形状和尺寸分析;具体检测参数包括颗粒直径测量范围0.1-1000μm,形状因子计算。

磨损机制鉴定:基于形貌特征识别粘着、磨粒、疲劳等磨损类型;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特征形貌匹配和分类。

表面硬度变化检测:测量磨损区域硬度差异;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显微硬度压痕测试,载荷范围10-1000g,精度±1HV。

磨损体积计算:通过三维形貌数据计算材料损失量;具体检测参数包括体积测量精度±0.1mm³,范围0-10mm³。

表面化学成分分析:检测磨损区域元素组成变化;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元素浓度测量,精度±0.1wt%,检测限0.01%。

摩擦系数关联分析:结合形貌数据评估摩擦行为;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系数测量范围0-1,精度±0.01。

裂纹和缺陷检测:识别磨损诱导的表面裂纹;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裂纹长度测量范围1-1000μm,宽度精度±0.1μm。

涂层剥落评估:分析涂层磨损后的附着状态;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剥落面积测量,精度±0.01mm²。

检测范围

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用于评估机械部件的耐磨性能

陶瓷材料:如氧化铝、碳化硅,应用于高磨损环境下的性能分析。

聚合物复合材料:包括工程塑料和增强塑料,用于摩擦学行为研究。

切削工具:如钻头、铣刀,检测刃口磨损形貌以优化寿命。

轴承组件:滚动体和滚道的磨损评估,确保运行可靠性。

齿轮传动系统:齿面磨损形貌分析,用于故障诊断和设计改进。

汽车制动材料:刹车片和盘的磨损特征检测,提升安全性能。

植入医疗器械:如人工关节表面,评估生物相容性和耐久性。

航空航天部件:涡轮叶片和结构件磨损分析,保障飞行安全。

电子连接器:接触点磨损形貌检测,维持信号传输稳定性。

检测标准

ASTM G99-17:标准试验方法 for Pin-on-Disk Wear Testing。

ISO 25178-2:几何产品规范(GPS) — 表面纹理:区域 — 第2部分:术语、定义和表面纹理参数。

GB/T 12444-2006:金属材料 磨损试验方法。

ASTM D7322-17:通过三维光学显微镜测量表面磨损的标准指南。

ISO 18535:2016:硬质涂层 磨损试验方法。

GB/T 34879-2017:微纳米尺度表面形貌测量方法。

ASTM E1077-14:金属表面制备和腐蚀评估标准。

ISO 14635-1:齿轮磨损试验方法。

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检验。

ASTM F732-00:聚合物材料磨损测试标准。

检测仪器

扫描电子显微镜:提供高分辨率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成像;功能用于观察微观磨损形貌和颗粒分布。

原子力显微镜:实现纳米级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测量;功能用于定量分析磨损深度和表面粗糙度。

三维光学轮廓仪:非接触式表面形貌扫描设备;功能用于获取三维磨损体积和形貌数据。

能谱仪:进行元素成分分析;功能用于检测磨损区域化学成分变化和异物识别。

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实际磨损条件进行可控实验;功能用于生成标准磨损样本并关联形貌数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