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光吸收率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02  

紫外可见光吸收率检测是一种基于光吸收原理的分析方法,用于测定物质在紫外和可见光波段的吸收特性。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纯度鉴定和反应动力学研究。检测要点包括准确选择测量波长、控制环境条件如温度和pH,以及确保仪器校准符合标准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吸收光谱扫描:测量样品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曲线,参数包括波长范围200-800nm,扫描速度60nm/min。

最大吸收波长测定:确定样品吸收峰对应的波长,参数精度±1nm。

吸光度测量:在固定波长下记录样品的吸光度值,参数范围0-3Abs,分辨率0.001Abs。

摩尔吸光系数计算:基于比尔-朗伯定律计算吸光系数,参数单位L·mol⁻¹·cm⁻¹。

浓度定量分析:使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样品浓度,参数线性相关系数R²>0.99。

纯度检查:通过吸收光谱评估样品纯度,参数要求无额外吸收峰。

动力学研究:监测反应过程中吸收随时间变化,参数时间分辨率1s。

pH影响测试:测量不同pH条件下吸收变化,参数pH范围2-12。

温度依赖性分析:研究温度对吸收特性的影响,参数温度控制精度±0.1°C。

溶剂效应评估:在不同溶剂中测量吸收差异,参数溶剂极性指数范围。

检测范围

药品:用于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

化学品: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鉴定与浓度测定。

生物样品:蛋白质和核酸的浓度与纯度检测。

环境样品:水质分析中污染物如重金属的监测。

食品添加剂:色素和防腐剂的含量测定。

化妆品:UV吸收剂的效能与安全性评估。

材料科学:半导体材料的能带隙和光学特性研究。

纺织品:染料吸收特性与色牢度测试。

石油产品:杂质和添加剂的分析与质量控制。

教育研究:教学实验中的光谱演示与基础分析。

检测标准

ASTM E169-04:紫外可见定量分析的一般技术标准实践。

ISO 7887:水质检验与颜色测定方法。

GB/T 9721-2006:化学试剂吸光度测定通用方法。

ASTM E275-0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性能描述与测量。

ISO 10576-1:符合性评估的统计方法指南。

GB 5009.XXX-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测定。

ASTM E95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精度测试。

ISO 11348-1:水质检测的生物学方法部分标准。

GB/T 6040-2006:分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ASTM E387:分光光度计性能测试方法。

检测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样品吸收光谱,功能包括波长扫描和吸光度记录。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提供参考光束补偿光源波动,功能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微量样品池:适用于小体积样品测量,功能减少样品消耗并支持高通量分析。

恒温样品架:控制样品温度 during 测量,功能研究温度对吸收特性的影响。

自动进样器:自动化样品处理和测量,功能提高检测效率和重复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