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腐蚀抑制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24  

金属腐蚀抑制检测是评估缓蚀剂性能与材料耐蚀性的关键分析技术,通过电化学方法、失重法及表面分析等手段测定腐蚀速率与抑制效率,涵盖水处理、油气开采、工业冷却等多个领域,为材料保护与设备完整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静态失重腐蚀速率测定:将金属试样完全浸入含缓蚀剂的腐蚀介质中,通过规定时间内的质量损失计算腐蚀速率,评估缓蚀剂的长期保护效果与稳定性。

动态失重腐蚀速率测定:在流动或搅拌的腐蚀介质中进行失重测试,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流体冲刷作用,评价缓蚀剂在动态条件下的抑制性能与持久性。

极化曲线分析: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量金属在缓蚀剂存在下的阴、阳极极化行为,确定腐蚀电流密度与缓蚀效率,研究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类型。

线性极化电阻测试:在腐蚀电位附近施加微小极化电位,快速测定极化电阻值并换算为瞬时腐蚀速率,用于在线监测缓蚀剂的即时保护效果。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对电极体系施加不同频率的小幅交流信号,通过阻抗谱解析界面电容、电荷转移电阻等参数,评估缓蚀剂膜层的完整性与防护特性。

缓蚀剂临界浓度测定:通过系列浓度缓蚀剂的腐蚀测试,确定达到最大缓蚀效率所需的最低有效浓度,为现场投加剂量提供理论依据。

点蚀抑制性能评价:在含氯离子等点蚀诱发因素的介质中,检验缓蚀剂对点蚀诱发电位与保护电位的影响,评价其抑制局部腐蚀的能力。

应力腐蚀开裂抑制试验在拉伸应力与腐蚀介质共同作用下,考察缓蚀剂对金属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影响,评估其对设备结构完整性的保护作用。

缓蚀剂热稳定性测试:将缓蚀剂置于不同温度环境下处理,检测其成分与性能变化,评价其在高温工况下的适用性与分解特性。

协同效应评价:将不同缓蚀剂组分进行复配,通过腐蚀测试评价其协同抑制效果,为开发高效复合缓蚀剂体系提供数据支持。

检测范围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用于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的循环冷却水,需添加缓蚀剂控制设备及管道的腐蚀,检测旨在评价缓蚀方案的有效性与经济性。

油气田采出水管线:油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硫化氢、二氧化碳及氯离子的采出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需通过检测筛选高效缓蚀剂保障管线安全。

锅炉给水与蒸汽系统:锅炉系统中溶解氧、酸碱物质可能导致金属腐蚀,需添加缓蚀剂并定期检测其效果,防止设备损坏与蒸汽品质下降。

金属加工液体系:切削液、磨削液等金属加工液需具备一定防锈性能,检测缓蚀剂效果可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或工序间存放期间发生腐蚀。

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发动机冷却液需含有缓蚀剂以保护铝合金、铸铁、铜等多种金属部件,检测其防腐性能是产品开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

热力设备酸洗过程:锅炉、换热器等设备化学清洗时需添加酸洗缓蚀剂,检测其缓蚀效率可防止设备在清洗过程中发生过腐蚀与氢脆风险。

海洋环境金属结构:海上平台、船舶、港口设施等长期处于高盐、高湿环境,需通过检测评价防腐蚀涂层与缓蚀剂联合保护效果。

化学品储运容器:储存和运输酸、碱、有机溶剂等化学品的金属容器,内壁常需涂覆或添加缓蚀剂,定期检测可预防泄漏事故。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中添加或表面迁移型缓蚀剂可抑制钢筋锈蚀,检测其性能对延长建筑结构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航天材料:飞机结构、发动机部件等航空航天材料需在严酷环境下工作,检测缓蚀剂与防护体系的效果关乎飞行安全与设备可靠性。

检测标准

ASTM G1-03(2017)《制备、清洁和评估腐蚀试样的标准实践》:详细规定了腐蚀试验前后试样的制备、清洁与评价方法,确保失重法测定腐蚀速率与缓蚀效率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ASTM G31-72(2020)《金属实验室浸没腐蚀测试的标准指南》:提供了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金属浸没腐蚀测试的通用原则与操作方法,适用于缓蚀剂效果的初步筛选与评价。

ASTM G59-97(2020)《进行动电位极化电阻测量的标准测试方法》:规定了通过动电位极化技术测量极化电阻的实施步骤,用于快速评估缓蚀剂的即时保护效果与腐蚀速率。

ISO 8044:2020《金属与合金的腐蚀 基本术语与定义》:统一了腐蚀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术语、定义及缓蚀效率计算方法,为腐蚀抑制检测提供标准化表述基础。

ISO 11130:2017《金属与合金的腐蚀 交替浸没腐蚀试验方法》:规定了金属试样在缓蚀剂溶液中交替浸入与提出的测试方法,模拟潮差区等干湿交替环境的腐蚀条件。

GB/T 18175-2014《水处理剂缓蚀性能的测定 旋转挂片法》:采用旋转挂片装置模拟流动水体条件,测定水处理缓蚀剂对金属试片的缓蚀率,适用于循环水系统药效评价。

GB/T 18590-2023《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点蚀评定方法》:提供了金属点蚀的形貌观察、深度测量及统计分析方法,用于评价缓蚀剂对局部腐蚀的抑制效果。

GB/T 25147-2010《工业设备化学清洗中金属腐蚀率及缓蚀率的测定》:规定了酸洗过程中金属腐蚀速率与缓蚀效率的测试与计算方法,保障工业清洗作业安全。

NACE TM0169-2016《实验室腐蚀测试的标准试验方法》:提供了适用于油气工业的实验室腐蚀测试通用指南,包括缓蚀剂筛选、评价及失效分析等方法。

SH/T 0023-1990《润滑油腐蚀性测定法》:规定了润滑油及相关产品对金属腐蚀性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价油溶性缓蚀剂的性能与相容性。

检测仪器

电化学工作站:集成恒电位仪、恒电流仪与频率响应分析器的综合测试系统,可执行极化曲线、阻抗谱等多种电化学测试,是研究缓蚀机理与评价缓蚀效率的核心设备。

分析天平:具备高精度与稳定性的称量仪器,用于准确测量腐蚀试验前后金属试样的质量变化,计算基于失重法的腐蚀速率与缓蚀率。

恒温浸泡试验箱:提供恒定温度环境的腐蚀试验装置,可容纳多个腐蚀池并进行长期静态或动态浸泡试验,确保缓蚀剂评价条件的一致性。

旋转圆盘电极装置:通过控制电极旋转速率调节传质过程,用于研究缓蚀剂在流动体系中的性能与吸附行为,模拟实际工业条件下的腐蚀状况。

金相显微镜:配备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的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腐蚀后金属表面的形貌特征,评估点蚀、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的抑制效果。

表面轮廓仪:通过触针或光学非接触方式测量腐蚀坑深度与表面粗糙度,定量评价缓蚀剂对均匀腐蚀与局部腐蚀的抑制能力。

pH计与离子计:精密测量腐蚀介质酸碱度与特定离子浓度的仪器,用于监控测试环境的稳定性,确保缓蚀剂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