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直饮水菌落总数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菌落总数测定:通过平板计数法统计水样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量,反映水中微生物总体污染水平,为水质卫生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大肠菌群检测:采用多管发酵法或滤膜法检测水中大肠菌群存在情况,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微生物,评估直饮水生物安全性。
耐热大肠菌群检测:在升高温度条件下培养并鉴定大肠菌群中耐热亚群,进一步指示近期粪便污染风险,增强检测特异性。
总大肠菌群检测:综合检测水中所有大肠菌群类型,包括粪源和非粪源菌群,全面评估水质微生物指标符合卫生标准情况。
粪大肠菌群检测:特异性检测来源于粪便的大肠菌群,通过生化试验确认,直接关联肠道致病菌潜在风险,提高预警能力。
肠道致病菌筛查:针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常见水源性致病菌进行选择性培养和鉴定,预防介水传染病发生。
真菌和酵母菌计数:使用特定培养基分离并计数水样中真菌和酵母菌,评估水质感官变化及潜在健康影响,尤其关注长期储存水样。
嗜肺军团菌检测:通过PCR或培养法检测水中嗜肺军团菌,预防军团病爆发,重点监测空调系统、热水管道等潜在滋生源。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检测水中机会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评估免疫低下人群感染风险,常见于医院、游泳池等场所供水。
总活菌计数:利用荧光染色或ATP生物发光法快速测定水中总活菌数量,提供实时微生物污染数据,适用于在线监测场景。
检测范围
市政直饮水系统:覆盖城市供水管网末梢的直饮点,需定期检测菌落总数以确保输送过程中微生物指标稳定达标。
瓶装饮用水:针对商业化生产的密封包装饮用水,检测开瓶前后菌落变化,验证生产工艺及储存条件的卫生控制效果。
家用净水器出水:评估反渗透、超滤等家用净水设备产水微生物安全性,防止滤膜失效导致二次污染风险。
学校直饮水设备:监测校园内集中式直饮水终端水质,保障学生群体饮水安全,需强化高频次检测与维护。
公共场所饮水机:包括商场、车站等设置的公共饮水机,检测菌落总数防止交叉污染,满足高人流使用卫生要求。
工业用纯水系统:针对电子、制药等行业所需的超纯水,检测微生物残留以避免产品污染,维持生产工艺稳定性。
医疗用水:涵盖医院手术冲洗、透析用水等特殊医疗供水,要求无菌或低菌落数,防止院内感染事件发生。
食品加工用水:检测食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接触产品的用水,确保微生物指标符合食品安全法规,避免食源性疾病。
游泳池补水:监测游泳池补充新水的菌落总数,防止水体微生物超标影响游泳者健康,兼控藻类滋生。
应急供水点:针对灾害或突发事件设立的临时供水设施,快速检测菌落总数评估水质可饮用性,保障灾民健康。
检测标准
GB/T 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规定中国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等微生物项目的检测方法与限值,是水质监测的强制性技术依据。
ISO 6222:1999《水质 菌落总数的测定 菌落计数法》: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菌落总数检测标准,提供平板计数法的详细操作流程与结果解释指南。
ASTM D1253-2014《水中细菌总数的标准测试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涵盖膜过滤和平板法测定水中细菌总数,适用于多种水体类型。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国饮用水卫生规范,明确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限值,作为直饮水安全性评价的法定基准。
ISO 9308-1:2014《水质 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的检测与计数 第1部分:膜过滤法》:提供大肠菌群检测的膜过滤技术标准,确保结果可比性与准确性。
EPA Method 1604《水中总大肠菌和埃希氏菌的膜过滤测定法》:美国环境保护署标准方法,适用于饮用水大肠菌群定量分析,强调质量控制措施。
GB/T 8538-2016《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针对矿泉水产品的微生物检测标准,包含菌落总数测定特殊要求,适应水源特性。
ISO 14189:2013《水质 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检测 膜过滤/免疫荧光法》:扩展至原生动物检测,补充菌落总数评估,提升水质风险监控范围。
AWWA JianCe 9210《水中异养菌平板计数法》:美国自来水厂协会标准,侧重饮用水分布系统中异养菌检测,指导管网卫生管理。
JGJ 110-20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国建筑行业规范,涉及直饮水系统微生物检测要求,确保末端水质安全。
检测仪器
恒温培养箱:提供稳定温度环境用于细菌培养,温度控制精度达±0.5℃,确保菌落生长条件一致,是菌落总数检测的核心设备。
菌落计数器:配备放大镜和计数笔的自动或半自动装置,快速准确统计培养皿菌落数量,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检测效率。
无菌操作台:通过高效空气过滤器创造局部无菌空间,进行样品稀释、接种等操作,防止外界微生物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高压灭菌锅:利用饱和蒸汽高压灭菌培养基、玻璃器皿等实验用品,确保实验材料无菌状态,消除交叉污染风险。
水质采样器:专用容器与保存装置用于采集水样,保持样品原态并添加中和剂,避免运输过程中微生物生长或死亡。
膜过滤系统:将水样通过微孔滤膜富集微生物,滤膜转移至培养基培养,适用于低菌落数水样检测,提高方法灵敏度。
生物安全柜:提供人员、样品和环境三级防护,处理潜在致病性样品时保障操作安全,符合生物安全二级标准。
pH计:测量培养基及水样酸碱度,确保pH值符合微生物生长需求,偏差控制影响菌落复苏与计数准确性。
显微镜:用于菌落形态观察和初步鉴定,辅助确认可疑菌落类型,增强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深度。
自动化稀释仪:精确完成样品系列稀释,减少手工操作变异,保证菌落计数在可读范围内,提升数据可重复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碳纤维紫外老化检测
下一篇:酸碱腐蚀重金属析出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