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底泥腐殖质组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01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腐殖酸含量检测:采用碱提取法从底泥样品中分离腐殖酸组分,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计算腐殖酸浓度,以评估有机质的稳定部分含量。
富里酸含量检测:利用酸沉淀法将富里酸从提取液中分离,结合重量法或光谱法量化其质量,反映腐殖质中易分解组分的比例。
胡敏酸含量检测:通过特定pH条件下的提取工艺分离胡敏酸,使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其特性,用于判断腐殖化进程的成熟度。
总有机碳含量检测:采用高温燃烧法或湿氧化法测定底泥样品中的总有机碳量,作为腐殖质总量的间接指标。
腐殖化程度指数检测:计算腐殖酸与富里酸的比值,结合E4/E6光谱数据,评估腐殖质的分解状态和稳定性。
E4/E6比值检测:测量腐殖质提取液在465纳米和665纳米波长下的吸光度比值,指示腐殖质的分子大小和芳香性程度。
荧光光谱特性检测: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腐殖质的荧光峰位置和强度,识别其来源和转化过程。
元素组成分析:测定腐殖质中碳、氢、氮、氧元素的百分比,通过原子比计算推断有机物的化学结构。
分子量分布检测: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分离腐殖质组分,根据保留时间确定分子量范围,评估其环境行为。
官能团定性分析:通过红外光谱技术识别腐殖质中的羧基、羟基等官能团,了解其反应活性和吸附能力。
检测范围
河流底泥:来源于河流水体的沉积物,常含有大量有机质,检测腐殖质组分有助于评估水流携带污染物的累积效应。
湖泊沉积物:静水环境下的底泥样品,腐殖质含量可反映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和生态健康状况。
海洋底泥:深海或沿海区域的沉积物,腐殖质分析用于研究碳循环和海洋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水库沉积物:人工水体底部的堆积物,检测腐殖质可监控水源地水质变化和沉积速率。
湿地土壤:高有机质含量的湿地环境,腐殖质组分检测支持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
农田土壤底泥:农业排水沟渠或稻田的沉积物,分析腐殖质以评估化肥和农药的残留影响。
工业废水处理污泥:工业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腐殖质检测帮助优化处理工艺和废物资源化。
城市污水底泥: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底泥,通过腐殖质分析监控城市污染负荷和降解效率。
河口沉积物:河流与海洋交汇区域的底泥,腐殖质组分可指示盐度变化和污染物交互作用。
污染场地底泥:受工业或化学污染的区域,检测腐殖质以评估自然修复能力和风险等级。
检测标准
ISO 10694:1995 土壤质量 有机碳的测定 干燃烧法:国际标准规定使用高温氧化法测定土壤和底泥中的有机碳含量,适用于腐殖质总碳评估。
GB/T 17134-1997 土壤质量 有机质的测定 重铬酸钾氧化法:中国国家标准采用化学氧化法量化有机质,作为腐殖质检测的基准方法。
ISO 14235:1998 土壤质量 腐殖质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国际标准提供腐殖酸和富里酸的提取与光谱分析流程,确保结果可比性。
GB/T 22105-2008 土壤质量 腐殖质组分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详细规范腐殖质组分的分离和测定步骤,适用于各类环境样品。
ASTM D2974-14 泥炭材料测试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涵盖有机质分析,可用于底泥腐殖质检测。
ISO JianCe65:1993 土壤质量 干物质含量的测定:国际标准规定样品干燥处理,为腐殖质检测提供前处理基础。
GB/T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中国标准涉及有机污染物评估,间接关联腐殖质检测的应用。
ISO 10381-6:2009 土壤质量 采样指南:国际标准提供底泥采样方法,确保检测样品的代表性。
检测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通过测量样品在紫外和可见光波段的吸光度,用于定量分析腐殖质组分的浓度和E4/E6比值。
元素分析仪:采用燃烧法快速测定样品中碳、氢、氮等元素的含量,提供腐殖质的元素组成数据。
荧光光谱仪:通过激发和发射光谱扫描,分析腐殖质的荧光特性,识别其来源和降解程度。
高效液相色谱仪:利用色谱柱分离腐殖质中的不同组分,结合检测器量化分子量分布和纯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基于红外吸收光谱识别腐殖质中的官能团结构,评估其化学活性和稳定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国标除磷剂检测
下一篇:不同孔径适配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