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感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27  

口感检测是食品感官评价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食品质地属性如硬度、弹性、黏性等进行客观量化分析。检测过程需遵循标准化方法,控制测试条件,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专业检测重点包括仪器校准、样品制备和参数测量,以消除主观因素影响。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硬度检测:测量食品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通常使用质构仪施加压力,评估样品在压缩过程中的最大力值,硬度值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口感接受度。

弹性检测:评估食品变形后恢复原状的能力,通过测定压缩后样品的回弹高度或时间,弹性不足可能导致口感绵软,影响消费者偏好。

黏性检测:量化食品粘附到其他表面的性质,使用探头进行拉伸测试,测量分离所需力值,高黏性可能显示产品过粘,不利于食用体验。

咀嚼性检测:模拟口腔咀嚼过程,测量食品从开始咀嚼到可吞咽所需的工作量,咀嚼性过高可能表示产品过硬,需调整配方或工艺。

脆性检测:评估食品在外力下断裂的特性,通过三点弯曲或穿刺测试记录断裂力,脆性不足会影响零食类产品的口感满意度。

粘附性检测:测定食品与口腔或器具的粘附程度,使用特定探头进行粘附力测试,高粘附性可能导致残留感,影响清洁度评价。

胶粘性检测:分析食品在咀嚼过程中形成的胶状特性,通过压缩-回复循环测试评估内聚性,胶粘性过强可能造成吞咽困难。

回复性检测:测量食品卸载外力后形状恢复的速度和程度,回复性差的产品可能口感松散,降低品质感知。

凝聚性检测:评估食品内部结构抵抗破坏的能力,通过压缩测试计算内聚功,凝聚性不足易导致产品易碎,影响质地稳定性。

断裂强度检测:确定食品断裂所需的最小应力,使用拉伸或弯曲装置测量,断裂强度过高可能表示产品过硬,需优化加工参数。

检测范围

烘焙食品:包括面包、蛋糕等产品,需检测硬度、弹性等参数,确保质地松软或酥脆,符合消费者对新鲜度和口感的期望。

肉制品:如火腿、香肠等,通过咀嚼性和黏性检测评估嫩度和多汁性,质地不良可能影响食用安全和满意度。

乳制品:涵盖奶酪、酸奶等,检测胶粘性和凝聚性,控制产品稠度和顺滑度,避免颗粒感或分离现象。

糖果类食品:包括巧克力、软糖等,重点评估脆性和粘附性,确保熔化特性和口感一致性,防止粘牙或过硬。

果蔬制品:如果酱、脱水蔬菜等,需测量硬度和断裂强度,保持适当韧性和脆度,延长货架期和食用品质。

谷物食品:如米饭、面条等,通过弹性检测评估蒸煮后的粘弹性,质地过软或过硬会影响主食接受度。

饮料类:包括果汁、奶昔等,检测粘度和悬浮性,评估顺滑度和饱满感,避免沉淀或粗糙口感。

速冻食品:如冰淇淋、冷冻点心,需测量融化性和胶粘性,控制冰晶大小和结构稳定性,防止口感沙化。

调味品:如酱料、黄油等,通过黏性检测评估涂抹性和延展性,质地不均可能影响使用便利性和风味释放。

海产品:包括鱼糜、虾丸等,检测弹性和咀嚼性,确保产品紧实度和多汁性,模拟新鲜海产的口感特性。

检测标准

ISO 11036:2019《感官分析 质地剖面分析方法》:规定了食品质地属性的标准化评估流程,包括硬度、弹性等参数的描述和评分,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GB/T 16290-2018《食品感官分析 质地评价方法》:中国国家标准,详细规定了食品质地检测的样品制备、测试条件和数据分析要求,适用于各类食品的口感质量控制。

ASTM E1875-2013《食品质地和粘度测量的标准指南》:提供了质地检测的通用原则和仪器选择指导,涵盖压缩、拉伸等测试方法,用于优化检测流程。

ISO 8589:2007《感官分析 实验室内质地、风味和外观评价的一般导则》:明确了口感检测的环境控制和操作规范,减少主观偏差,提高数据可靠性。

GB/T 22295-2008《食品质地测定 质构仪法》:规定了使用质构仪进行硬度、脆性等参数测量的具体步骤,适用于实验室和生产线检测。

ISO 6658:2017《感官分析 方法论 一般导则》:涵盖了口感检测的整体框架,包括人员培训和数据解释,确保检测过程科学有效。

ASTM D1894-2014《塑料薄膜和薄片静态和动态摩擦系数的标准测试方法》:虽非食品专用,但可借鉴用于评估食品表面粘附性,扩展检测应用范围。

GB/T 5478-2008《塑料 硬度测定》:提供硬度检测基础方法,经适配后可应用于食品硬度测量,增强检测通用性。

ISO 5530-1:2013《小麦粉 物理特性测定 第1部分:吸水率和流变特性》:涉及面团质地评估,间接支持烘焙食品口感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GB/T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水分含量影响口感质地,该标准为辅助检测提供依据,确保整体质量控制。

检测仪器

质构仪:集成压力、拉伸和弯曲测试功能的通用设备,可测量硬度、弹性、黏性等参数,通过探头模拟口腔动作,量化食品质地特性。

流变仪:用于分析食品流变特性如粘度和弹性模量,通过旋转或振荡测试评估产品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行为,支持口感顺滑度检测。

电子舌:模拟人类味觉感应机制,通过传感器阵列检测食品的味觉属性如苦味、鲜味,辅助评估口感整体平衡性。

粘度计:测量液体食品的流动阻力,通过旋转 spindle 或毛细管法确定粘度值,用于饮料类产品的稠度评价。

咀嚼模拟机:复制人类咀嚼运动,通过机械臂进行循环压缩测试,评估食品的咀嚼性和断裂特性,提供接近实际的质地数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