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角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3-21  

酸角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技术环节,主要针对酸角原料及其制品的理化指标、微生物安全及污染物残留进行系统性分析。检测涵盖感官特性、水分含量、总酸度、重金属元素、农药残留等核心项目,需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实施实验室分析。本文从检测项目分类、适用范围界定、方法学原理及仪器选型四方面阐述技术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酸角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共12项核心指标:第一类为理化特性指标,涵盖水分含量(GB 5009.3)、总酸度(GB/T 12456)、可溶性固形物(GB/T 12143)、粗纤维(GB/T 5009.10)及灰分测定(GB 5009.4);第二类为安全卫生指标,包括铅(GB 5009.12)、镉(GB 5009.15)、砷(GB 5009.11)等重金属检测,以及敌敌畏、乐果等3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GB 23200.113);第三类为微生物指标,涉及菌落总数(GB 4789.2)、大肠菌群(GB 4789.3)及霉菌酵母菌计数(GB 4789.15)。特殊用途产品需增加黄曲霉毒素B1(GB 5009.22)专项检测。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以下四类样品:1)初级农产品形态的鲜果及干制酸角原料;2)加工制品包括果脯(SB/T 10086)、果酱(GB/T 22474)、浓缩汁(GB 17325)及发酵饮料;3)药用原料需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酸角项下规定;4)出口产品参照目的国标准实施附加检测,如欧盟(EC) No 1881/2006重金属限量标准、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农药残留要求。特殊形态样品需预处理:粉末状样品过60目筛后混合均匀,液态制品需离心去除悬浮物

检测方法

总酸度测定采用电位滴定法:准确称取5g均质样品于250mL锥形瓶,加入50mL无CO₂水超声提取30分钟。过滤后取滤液用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终点,同时进行空白校正。重金属检测执行微波消解-ICP-MS联用法:称取0.5g样品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加入5mL硝酸和2mL过氧化氢,经梯度升温程序完成消解后定容至50mL。采用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质谱干扰,铟元素作为内标物校正基体效应。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用于ppb级重金属分析;配备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GC-ECD)完成有机氯农药筛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系统用于多农残同步检测;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满足高精度酸度测定需求。辅助设备包括冷冻干燥机(真空度≤10Pa)、微波消解系统(温控精度±1℃)及生物安全柜(洁净度ISO 5级)。所有仪器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年检周期不超过12个月。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银针茶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