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干酪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3-24  

再制干酪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合规性的重要环节,需依据GB5420-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干酪》及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规范执行。核心检测项目涵盖理化指标(水分、脂肪、蛋白质)、微生物限量(大肠菌群、致病菌)、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色素)及污染物(重金属)四大类。本文系统阐述检测技术要点与标准化流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再制干酪的法定检测项目分为基础理化指标、微生物安全指标、食品添加剂合规性及污染物控制四大类:基础理化指标包括水分含量(≤60%)、脂肪含量(≥20%)、蛋白质含量(≥12%)、pH值(5.0-6.5)及氯化钠含量(≤4.0%)的测定;微生物安全指标重点监测菌落总数(n=5,c=2,m=10⁴,M=10⁵ CFU/g)、大肠菌群(n=5,c=2,m=10,M=10² 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25g)及沙门氏菌(不得检出/25g);食品添加剂需验证山梨酸(≤1.0g/kg)、苯甲酸(不得检出)、胭脂树橙(≤15mg/kg)等限量物质;污染物控制涵盖铅(≤0.3mg/kg)、镉(≤0.1mg/kg)及黄曲霉毒素M₁(≤0.5μg/kg)的痕量分析。

检测范围

再制干酪检测覆盖全品类产品形态:包括切片型再制干酪(厚度≤5mm)、块状再制干酪(规格≥200g/块)、涂抹型再制干酪(粘度≥5000cP)等物理形态产品;按脂肪含量划分需覆盖低脂型(脂肪10-15%)、常规型(脂肪16-25%)及高脂型(脂肪>25%)产品;特殊配方产品需额外验证乳清蛋白添加量(≤5%)、植物油脂替代比例(≤30%)及功能性成分(益生菌≥10⁶ CFU/g)的有效性;进口产品须同步执行原产国标准与我国标准的符合性验证。

检测方法

水分测定采用GB 5009.3-2016规定的直接干燥法:称取5g样品于铝盒中,105℃烘箱干燥至恒重;脂肪测定执行GB 5009.6-2016酸水解法:试样经盐酸水解后乙醚提取,旋转蒸发仪回收溶剂后称重;蛋白质定量依据GB 5009.5-2016凯氏定氮法:样品经硫酸消化后蒸馏滴定,换算系数取6.38;pH值测定按GB/T 9695.5-2008使用pH计三点校准后直接测定;氯化钠含量采用GB/T 12457-2008间接沉淀法: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氯离子含量后换算。 微生物检测严格遵循GB 4789系列标准:菌落总数按GB 4789.2-2022倾注平板法培养48h计数;大肠菌群参照GB 4789.3-2016 MPN法进行三步确证;致病菌检测采用GB 4789.4-2016(沙门氏菌)和GB 4789.10-2016(金黄色葡萄球菌)规定的增菌培养与生化鉴定流程。重金属分析执行GB 5009.12-2017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铅、GB 5009.15-2014原子荧光法测镉;黄曲霉毒素M₁按GB 5009.24-2016免疫亲和柱净化-HPLC-FLD联用技术测定。

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奶油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