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除锈剂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0  

喷雾除锈剂检测需通过系统性分析验证其性能与安全性。核心检测项目涵盖化学成分、腐蚀抑制效率、喷射均匀度及环境适应性等指标。实验室依据GB/T19291、ASTMB117等标准实施定量测试与模拟环境验证,重点关注金属兼容性、残留物控制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等关键参数。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喷雾除锈剂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模块:

1. 化学成分分析:测定有机酸含量(如磷酸、柠檬酸)、缓蚀剂浓度(苯并三氮唑类)、推进剂比例(丙丁烷/LPG)及表面活性剂配伍性

2. 腐蚀性能测试:包括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的24h静态腐蚀速率(单位g/m²·h)、动态循环腐蚀试验(ASTM D665)

3. 喷射特性验证:涵盖雾化角(±5°精度)、喷射距离(0.5-1.2m范围)、单位面积覆盖量(g/m²)及罐体压力稳定性(0.4-0.8MPa)

4. 环境适应性评估:高低温循环试验(-20℃~50℃)、湿热交变试验(RH95%)、紫外线老化试验(500h)

5. 安全指标检测:闪点测定(闭口杯法)、VOCs含量(GC-FID法)、重金属残留(ICP-MS法)及皮肤刺激性试验

6. 功能有效性验证:锈层剥离效率(ASTM D610分级)、防二次氧化周期(盐雾试验72h/168h)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三类产品形态:

1. 气雾罐型:容量100-500mL/罐,工作压力≤0.9MPa的金属罐装产品

2. 压力喷壶型:配备手动泵的PE/PET容器(0.5-5L),喷射压力0.2-0.4MPa

3. 工业喷涂型:20L桶装浓缩液(需按1:3~1:10稀释使用)

特殊应用场景扩展检测包含:

• 船舶用耐盐雾型:附加海水浸泡试验(30d)与阴极剥离测试

• 食品机械用型:FDA 21 CFR 175.300食品接触材料认证

• 文物修复专用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残留量(≤50ppm)与pH缓冲能力验证

检测方法

标准化检测流程包含四大方法体系:

1. 化学分析法:

- 电位滴定法测定总酸值(ISO 760)

- 红外光谱法鉴别聚合物缓蚀膜结构

- 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硫酸根含量

2. 物理性能测试:

- 激光粒度仪分析雾化颗粒分布(D10/D50/D90)

- 高速摄影仪记录液滴飞行轨迹(1000fps)

- 接触角测量仪评估表面润湿性(θ≤30°为合格)

3. 加速老化试验:

- QUV紫外老化箱模拟户外暴露(0.77W/m²@340nm)

- 循环腐蚀箱执行CCT-IV标准程序

4. 电化学分析:

- 动电位极化法测定腐蚀电流密度

-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钝化膜稳定性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专业设备矩阵:

1. 化学分析组:

- Agilent 8890气相色谱仪(FID/TCD双检测器)

- Thermo iCAP RQ ICP-MS重金属分析仪

- Metrohm 905 Titrando自动电位滴定仪

2. 物理测试组:

- Malvern Spraytec激光衍射系统(10nm-2000μm量程)

- Instron 5944材料试验机(压力容器爆破测试)

- Keyence VHX-7000超景深显微镜

3. 环境模拟组:

- Q-FOG CCT1100循环腐蚀试验箱

- Binder KBF720恒温恒湿

- Atlas Ci4000氙灯老化

4. 电化学组:

- Gamry Reference 600+电化学工作站

- PARSTAT 4000A阻抗分析仪

所有设备均通过CNAS量值溯源体系认证,测量不确定度符合ILAC-MRA要求。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