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砷的测定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8  

中砷的测定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及工业材料分析中的关键项目之一。本文依据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系统阐述砷检测的核心项目、适用范围、主流方法及仪器配置,重点解析样品前处理、干扰消除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要点,为实验室提供标准化操作参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中砷的测定主要涵盖以下核心项目: 1. 总砷含量测定:适用于水质、土壤、食品及生物样本中无机砷与有机砷的总量分析; 2. 砷形态分析:区分三价砷(AsIII)、五价砷(AsV)、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等不同形态化合物; 3. 可溶性砷与悬浮态砷分离检测:针对水体或复杂基质样品进行相态分离测定; 4. 特定行业限值检测:如饮用水砷含量(GB 5749-2022)、食品中无机砷限量(GB 2762-2022)等合规性验证。

检测范围

中砷测定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1. 环境监测:地下水、地表水、沉积物及大气颗粒物中的砷污染评估; 2. 食品安全:稻米、海产品、食用菌等农产品中无机砷残留量监控; 3. 工业材料:金属合金、电子元件及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砷杂质控制; 4. 医学检验:生物体液(血液、尿液)中砷暴露水平的毒理学分析; 5. 地质勘探:矿石与矿物中伴生砷元素的定量表征。

检测方法

现行标准方法体系包含以下三类技术路线: 1. 原子光谱法: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依据GB/T 5750.6-2023,通过硼氢化钾还原生成AsH3气体进行测定,检出限达0.1 μg/L;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适用于痕量砷分析(GB 5009.11-2014),需采用基体改进剂消除干扰;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满足HJ 700-2014要求,可实现多元素同步测定及同位素比值分析; 3. 分光光度法: - 银盐法(GB/T 5009.11-2003):利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显色反应进行比色测定; - 原子荧光液相色谱联用法(LC-AFS):专用于砷形态分析(SN/T 4525-2016),配备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实现形态分离。

检测仪器

标准化实验室需配置以下关键设备: 1. 原子荧光光度计:配备自动进样器及氢化物发生模块,支持双通道同时检测As和Hg; 2.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配置纵向塞曼背景校正系统及热解涂层石墨管; 3. ICP-MS系统:含碰撞反应池(CRC)技术以消除ArCl+多原子离子干扰; 4.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与原子荧光或ICP-MS联用实现形态分析; 5. 微波消解仪:采用密闭式高压消解罐处理固体样品(温度控制精度±1℃); 6. 超纯水系统:产水电阻率≥18.2 MΩ·cm以保障试剂空白达标。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