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1  

黄芪作为传统中药材,其质量控制依赖于核心成分的精准分析。本文系统阐述黄芪成分检测的关键项目及技术要点,涵盖多糖、皂苷类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核心指标的分析要求。重点解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主流方法的操作规范及仪器配置标准,为药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黄芪成分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模块:1. 多糖含量测定——作为免疫调节活性的关键指标;2. 皂苷类化合物分析(含黄芪甲苷、异黄芪甲苷等);3. 黄酮类物质定量(毛蕊异黄酮等抗氧化成分);4. 氨基酸组成分析(18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5. 微量元素谱测定(铁、锌、锰等8种金属元素);6. 农药残留与重金属限量检测(铅、镉、砷等5项)。其中皂苷与多糖含量需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阈值。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四类样本类型:1. 原药材——包括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部样本;2. 炮制品——蜜炙黄芪片及麸炒制品的有效成分保留率;3. 提取物——水提/醇提工艺产物的多糖纯度与皂苷富集度;4. 终端产品——含黄芪的中成药颗粒剂与口服液的含量均匀度验证。特殊样本需关注硫熏残留物鉴别及霉变产物的真菌毒素筛查。

检测方法

1.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依据GB/T 35810-2018标准操作,显色反应在490nm波长下比色; 2. HPLC-ELSD联用技术分析皂苷:采用C18色谱柱(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 3. ICP-MS多元素同步测定:通过碰撞反应池消除质谱干扰,检出限达0.01μg/kg级; 4.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筛查农药残留:覆盖有机磷类及拟除虫菊酯类共32种化合物; 5. 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氨基酸:邻苯二甲醛衍生处理后的荧光检测灵敏度提升至pmol级。

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