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丝绒面料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25
丝绒面料成分检测是评估其品质与合规性的关键环节,主要涵盖纤维种类鉴定、化学助剂残留分析及物理性能测试等核心项目。通过标准化流程与精密仪器结合的方式,可准确判定面料成分比例、有害物质限值以及功能性指标是否符合行业规范(如GB/T2910、ISO1833等),为生产质量控制与贸易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丝绒面料成分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共12项核心指标:第一类为纤维成分分析,涉及天然纤维(桑蚕丝、棉)与化学纤维(涤纶、粘胶)的定性鉴别及定量配比测定;第二类为化学安全性检测,包括甲醛含量、pH值、偶氮染料、重金属(铅、镉)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限量测试;第三类为物理性能评估,涵盖断裂强力、撕破强度、色牢度(耐摩擦、耐水洗、耐光)、起毛起球等级以及静电效应测试。其中纤维定量分析的误差需控制在±1.5%以内,甲醛检出限应达到3mg/kg级别。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各类丝绒制品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原料验收阶段需完成坯布基础成分验证;印染加工后须进行化学残留物筛查;成品出厂前须通过物理性能综合测试。具体覆盖涤纶丝绒(经编/纬编)、弹力丝绒(含氨纶≥5%)、复合丝绒(与金属丝混纺)等七大类产品形态。特殊应用场景如婴幼儿服饰用丝绒需额外执行EN 71-3玩具安全标准中的19项可迁移元素检测;医用防护服内衬丝绒则需增加抗血液渗透性及微生物阻隔率测试。检测方法
纤维成分鉴定采用溶解法(GB/T 2910.4)与显微镜观察法(FZ/T 01057.3)双重验证机制:先用二甲苯/硫酸混合液溶解涤纶组分并计算失重率;再通过400倍生物显微镜观测棉纤维的天然转曲特征。甲醛含量测定执行水萃取法(GB/T 2912.1),将试样置于40℃恒温水浴振荡60分钟后采用乙酰丙酮显色反应进行分光光度分析。色牢度测试依据ISO 105-E04标准搭建多参数模拟系统:配置含5g/L标准皂液的洗涤介质于旋转式鼓型设备中运行30分钟循环程序后评定变色等级。检测仪器
实验设备配置遵循CNAS-CL01:2018校准规范:纤维分析工作站由索氏提取器(萃取精度±0.02g)、真空干燥箱(控温精度±0.5℃)及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组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配备DB-5MS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可对18种禁用偶氮染料实现0.5mg/kg检出限;万能材料试验机(量程500N)搭载视频引伸计系统进行力学测试时采样频率达200Hz;氙灯老化箱满足ISO 105-B02标准要求的辐照强度控制(0.35W/m²@420nm),内置黑板温度计实时监控±1℃波动范围。所有仪器均通过NIM溯源证书确认量值传递有效性。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东营中药成分检测
下一篇:发泡橡胶成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