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隐性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5  

农药隐性成分检测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重点针对农药制剂中未标注的化学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核心检测对象包括非法添加的禁用农药、未登记助剂及增效成分等类别。通过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标准物质比对实现精准识别,需严格遵循GB/T37546-2019等国家检测标准规范操作流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农药隐性成分检测主要针对制剂产品中未在标签明示的化学物质进行系统筛查:

非法添加禁用农药:包括有机磷类(甲胺磷、对硫磷)、氨基甲酸酯类(克百威)等农业农村部公告禁用品种

未登记有效成分:同一制剂中超出登记范围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活性物质

增效剂类物质:未申报的有机硅类、氮酮类渗透促进剂

稳定剂与防腐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异噻唑啉酮类防腐添加剂

杂质与降解产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苯基磷酸酯等副产物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类别样品的全面筛查:

农药制剂类型:涵盖杀虫剂(乳油、悬浮剂)、杀菌剂(水分散粒剂)、除草剂(可溶液剂)等25种常见剂型

生产环节样本:包括原料药、半成品混合液、成品包装制剂三个质量控制节点

特殊功能产品:种衣剂、烟熏剂等特殊用途农药制剂的添加剂筛查

进口产品合规性:核查境外登记农药在我国允许使用的有效成分清单符合性

生物农药鉴别:化学合成物质在微生物源农药中的非法添加鉴定

检测方法

依据NY/T 2873-2015等标准建立的多维度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物质的筛查分析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针对热不稳定化合物如烟碱类杀虫剂的精准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实现氨基甲酸酯类物质的高通量快速分离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用于塑化剂等特征官能团的初步鉴别

离子色谱法(IC):专项检测制剂中违规添加的硝酸盐类助剂成分

检测仪器

核心分析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

Agilent 7890B气相色谱-5977B质谱联用系统:配备HP-5MS UI色谱柱(30m×0.25mm×0.25μm)

Thermo Scientific Q Exactive HF-X组合型四极杆轨道阱质谱仪:质量精度<3ppm

Waters ACQUITY UPLC H-Class系统:配备BEH C18色谱柱(2.1×100mm,1.7μm)

PerkinElmer Spectrum Two红外光谱仪:波数范围4000-400cm⁻¹,分辨率0.5cm⁻¹

Dionex ICS-600离子色谱系统:使用AS11-HC阴离子分析柱(4×250mm)

Milli-Q Integral纯水系统:保证实验用水电阻率≥18.2MΩ·c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