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食品级硅胶成分含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27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食品级硅胶成分检测涵盖三大核心指标: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金属元素迁移量及硅氧烷聚合物分子量分布。VOCs检测重点监控苯类、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溶剂残留物,依据FDA 21 CFR 177.2600标准要求总挥发性物质≤0.5%。重金属项目针对铅、镉、汞、砷等8种元素进行迁移试验模拟测试,参照GB 4806.11-2016规定各元素迁移量均需低于0.01mg/kg。
硅氧烷聚合物纯度分析包括D3-D20环状硅氧烷单体残留测定及线性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分子量分布评估。其中D4-D6环体因潜在生物累积性需严格管控,欧盟REACH法规限定D4浓度≤0.1%。交联度测试通过溶胀法测定三维网络结构完整性,合格产品在正己烷中的溶胀比应控制在1.5-3.0区间。
辅助项目包含抗氧化剂BHT迁移量测试、着色剂成分鉴定及热稳定性验证。高温环境下(180℃×60min)不得产生明显分解产物,热重分析(TGA)失重率需<1%。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三类食品接触用硅胶制品:第一类为直接接触食材的烘焙模具、婴儿奶嘴等柔性制品;第二类涉及电饭煲密封圈、榨汁机部件等耐高温刚性组件;第三类覆盖食品输送管道、包装内衬等工业级应用产品。
特殊应用场景需扩展检测维度:婴幼儿用品增加唾液模拟液迁移试验;高温炊具补充230℃热油介质迁移测试;医疗级硅胶参照ISO 10993系列进行细胞毒性筛查。出口欧盟产品须符合EFSA 10/2011特定迁移总量(SML)要求。
原料端检测包含乙烯基硅油、白炭黑补强剂及铂金催化剂的批次分析。其中铂催化剂残留量需通过ICP-OES精确测定至ppb级,避免催化活性引发的二次污染。
检测方法
挥发性组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GC/MS),设置80℃平衡30min后进样,DB-5MS色谱柱实现C6-C20化合物有效分离。重金属迁移量按GB 31604.1-2015制备4%乙酸模拟液,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测定,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ArCl+对砷测定的干扰。
硅氧烷单体分析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与核磁共振氢谱(1H-NMR)联用方案:GPC测定分子量分布曲线,NMR定量环状单体占比。交联度测试执行ASTM D3616标准,通过平衡溶胀法计算交联密度参数。
热稳定性评估采用同步热分析仪(STA)进行TG-DSC联测:氮气氛围下以10℃/min升温至600℃,记录分解温度与焓变值。抗氧化剂迁移测试参照EN 13130-1:2004建立HPLC-UV检测方法。
检测仪器
核心设备包括:Agilent 8890-5977B GC/MS系统(配备HS-86顶空进样器)、PerkinElmer NexION 2000 ICP-MS(配置三锥接口及APEX-Q样品引入系统)、Waters 1515 GPC仪(TSKgel SuperHZ3000色谱柱)。辅助设备涵盖LabTech HT-1800高温迁移试验箱、Mettler Toledo TGA/DSC 3+同步热分析仪及Bruker Avance III HD 4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
前处理设备包含CEM Mars6微波消解系统(40位高压消解罐)、BUCHI B-491索氏提取装置及Milli-Q IQ7000超纯水系统。质量控制设备需配置Leica DM2700偏光显微镜进行异物筛查,Keyence VHX-7000数码显微镜实现表面缺陷三维重建。
数据系统应部署Empower 3 CDS色谱工作站、Syngistix for ICP-MS软件模块及OMNIC Specta FTIR光谱库检索系统,确保原始数据完整性符合GLP规范要求。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塑料瓶成分分析检测
下一篇:ISO12952-1枕头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