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902
饭团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2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饭团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模块: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食品添加剂及感官特性评估。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cfu/g)、大肠菌群(MPN/g)、霉菌酵母计数构成基础卫生指标;致病菌专项检测覆盖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三类高风险病原体。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酸价(mg/g)、过氧化值(g/100g)构成稳定性评价体系;重金属残留重点监控铅(mg/kg)、镉(mg/kg)及无机砷(μg/kg)三项指标。
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类专项检测苯甲酸(g/kg)、山梨酸(g/kg)及其盐类;甜味剂筛查包含糖精钠(g/kg)、安赛蜜(g/kg)及三氯蔗糖(g/kg);合成色素分析涵盖柠檬黄(g/kg)、日落黄(g/kg)等六种常用着色剂。
感官特性:外观形态需满足无开裂变形要求;色泽应呈现食材自然色系;气味检测排除酸败异味;质地分析包含粘弹性与咀嚼度分级评价。
检测范围
饭团产品检测覆盖全产业链质量控制节点:
成品类别:传统手工饭团(含即食型)、速冻调理饭团(预包装)、无菌包装即食饭团三大产品形态均纳入常规抽检范围。
原料体系:主原料大米需进行黄曲霉毒素B1(μg/kg)专项筛查;海苔原料重点监控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馅料成分需完成亚硝酸盐(mg/kg)与合成色素残留量分析。
生产过程:加工环境表面洁净度ATP生物荧光检测(RLU值)、操作人员手部卫生微生物抽检构成生产环节监控重点。
储运环节:冷链运输设备温度波动记录分析(±2℃精度)、包装材料密封性测试(kPa负压保持)纳入物流过程质量验证体系。
检测方法
依据国家强制标准建立多维检测技术体系:
微生物分析:菌落总数测定执行GB 4789.2-2022平板计数法;致病菌筛查采用GB 4789.4/5/30系列标准培养法结合VITEK 2 Compact全自动鉴定系统。
理化测试:水分含量测定依据GB 5009.3-2016直接干燥法;酸价检测按GB 5009.229-2016冷溶剂自动电位滴定法执行;重金属残留采用GB 5009.12/15-2017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添加剂筛查:防腐剂与甜味剂定量分析执行GB 5009.28-2016及GB 5009.263-2016液相色谱法;合成色素测定依据GB 5009.35-2016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
:组建10人以上专业评审组按GB/T 10220-2012实施盲样测试,采用九分制量表进行色泽、气味、质地三维度量化评分。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满足CNAS认可要求的专业设备系统:
微生物平台:BINDER恒温培养箱(精度±0.5℃)、BIOMÉRIEUX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Thermo Scientific生物安全柜(CLASS II A2型)构成核心实验单元。
:METTLER TOLEDO水分测定仪(卤素灯加热源)、PerkinElmer PinAAcle 900T原子吸收光谱仪、Agilent 1260 Infinity II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基础测试矩阵。
:Sartorius CP225D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0.01mg精度)、HACH DR6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1100nm)保障微量成分准确测定。
:Testo 175-H1温度记录仪(-35~+50℃量程)、3M Petrifilm ATP荧光检测仪(灵敏度10-15 mol/RLU)用于生产现场快速筛查。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粥铺检测
下一篇:面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