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7793
衰减器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29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衰减器核心检测项目包含六个维度:
1. 衰减量测试:验证标称衰减值与实际测量值的偏差度(±0.1dB~±3dB),分析温度变化(-40℃~+85℃)对衰减线性度的影响规律
2. 驻波比测试:测量输入/输出端口在DC~67GHz频段的电压驻波比(VSWR≤1.5),评估端口阻抗匹配特性
3. 频率响应测试:记录0.1MHz~110GHz范围内衰减量随频率变化的波动曲线(±0.5dB/octave)
4. 功率容量测试:测定连续波(CW)与脉冲信号(占空比10%)下的最大承载功率(5W~200W),监控温升不超过35℃
5. 相位一致性测试:比对多通道衰减器的相位偏移量(≤±5°@1GHz)
6. 机械耐久性测试:执行5000次以上机械调节(可调衰减器)后的参数稳定性验证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四大类衰减器产品:
1. 固定式衰减器:包含同轴型(N/SMA/2.92mm)、波导型(WR15/WR22)、表面贴装型(0402/0603)
2. 可调式衰减器:步进式(1dB步进精度)、连续可调式(0.1dB分辨率)、程控式(GPIB/USB控制)
3. 高功率衰减器:风冷式(≥100W)、水冷式(≥500W)、定向耦合式
4. 专用型衰减器:光纤射频衰减器(1550nm波段)、温度补偿型(±0.005dB/℃)、限幅式智能衰减器
适用领域包括5G基站功率控制模块、卫星通信载荷系统、EMC测试接收机前端、雷达信号模拟链路等典型应用场景。
检测方法
主要采用三类标准化测试方案:
1. 网络分析法: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S参数测量模式(频率扩展至1.1THz),通过双端口校准消除系统误差,采用12项误差修正模型计算插入损耗与回波损耗
2. 功率比对法:使用参考信号源(相位噪声≤-110dBc/Hz@10kHz)与双通道功率计(动态范围70dB),通过替代法测量绝对衰减量
3. 时域反射法:借助TDR模块(上升时间≤35ps)分析传输线阻抗连续性,定位由连接器或焊接点引起的异常反射点
4. 热成像法: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热像仪(热灵敏度≤0.03℃)监测大功率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场分布
5. 振动试验法:依据MIL-STD-810G标准进行三轴随机振动(PSD 0.04g²/Hz)与机械冲击(半正弦波150g)测试
检测仪器
标准检测系统由五类设备构成:
1. 矢量网络分析仪:Keysight N5247B(10MHz-67GHz),Anritsu MS4647B(70kHz-70GHz),具备时域门控功能与混频器测量模式
2. 信号源分析仪:Rohde & Schwarz FSWP26(相位噪声-178dBc/Hz),支持脉冲调制与复杂波形生成
3. 功率计系统:Boonton 4540峰值功率计(100MHz-40GHz),配合热电偶式传感器(平均功率200mW-100W)与二极管传感器(峰值功率50kW)
4. 环境试验箱:ESPEC TABAI系列高低温循环箱(-70℃~+180℃),湿度范围10%~98%RH可调
5. 自动化测试平台:基于LabVIEW开发的程控系统,集成GPIB/LXI/PXI多总线接口,支持SCPI指令集与数据可视化处理
辅助设备包含精密扭矩扳手(0~25N·m)、三维激光干涉仪(定位精度±1μm)、真空镀膜测厚仪(0~50μm量程)等专用工具。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IGBT检测
下一篇:扫描电镜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