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教室照明采光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0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教室照明系统需进行七项基础参数检测:1)水平照度与垂直照度分布测量;2)照度均匀度计算(U0=最小照度/平均照度);3)统一眩光值(UGR)评估;4)光源色温(CCT)偏差分析;5)显色指数(Ra)测试;6)功率密度核查;7)频闪效应验证。特殊项目包括黑板局部照明对比度(≥0.7)、自然采光照度贡献率(≥75%)及照明功率密度限值(≤9W/m²)合规性审查。
检测范围
检测覆盖三大空间维度:1)学生课桌面0.75m水平面全域扫描;2)黑板垂直面0.75m~1.75m高度区间;3)教室纵向中轴线及两侧0.6m平行带。时间维度需包含晨间自然光主导期(08:00-10:00)、午间混合照明期(11:30-13:30)及傍晚全人工照明期(16:00-18:00)。特殊天气条件下需增加阴雨天气补偿系数修正。
检测方法
采用三级网格布点法:主检测区按3m×3m划分网格节点,次检测区按1.5m×1.5m加密采样。具体流程包括:1)关闭所有人工光源测量自然采光基准值;2)开启标准模式记录混合照度数据;3)使用遮光罩隔离自然光获取纯人工照明参数。眩光评估采用CIE 117-1995标准中的亮度对比法,通过HDR成像技术获取全景亮度分布图。
检测仪器
基础设备配置应包含:1)Ⅱ级精度数字式照度计(量程0.1lx~200klx);2)分光辐射亮度计(波长380nm-780nm);3)频闪分析仪(采样率≥10kHz);4)三维测角支架系统(角度分辨率0.1°)。专业级实验室需配备:1)动态光谱分析系统(积分时间1ms~10s可调);2)全景成像式亮度计(像素精度≤0.01cd/m²);3)恒照度闭环控制系统(稳压精度±0.5%)。所有设备须通过CNAS认证并定期进行NIM量值溯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金属腐蚀抑制剂成分检测
下一篇:海南教室光照度专业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