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7  

中药成分检测是保障药材质量与用药安全的核心环节,重点涵盖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有害物质筛查及真伪鉴别三大方向。通过色谱法、光谱法等技术手段对生物碱、黄酮类等活性物质进行精准测定,同时严格监控重金属、农药残留及微生物污染指标。检测过程需遵循《中国药典》标准体系,确保数据科学性与合规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中药成分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项目:有效成分定量分析主要针对生物碱(如黄连中的小檗碱)、黄酮类(如黄芩中的黄芩苷)、皂苷类(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等活性物质进行含量测定;有害物质检测涵盖重金属(铅、砷、汞、镉)、农药残留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及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控制;微生物指标包括需氧菌总数、霉菌酵母菌及特定致病菌的检验;真伪鉴别通过DNA条形码技术鉴别基原物种;溶剂残留检测针对提取工艺中的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指纹图谱分析用于整体成分特征比对。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中药材全产业链:原料药材需进行产地溯源与采收期验证;炮制品重点监控加工过程中的成分转化(如附子炮制前后乌头碱变化);中成药制剂需评估制剂工艺对有效成分的影响;配方颗粒需建立与标准汤剂的成分一致性评价;进口药材须符合中国药典与出口国标准的双重验证;代用茶等新型产品需筛查非法添加化学成分;动物源性药材(如麝香)需进行物种特异性鉴定;珍稀濒危药材(如沉香)实施替代品鉴别。

检测方法

现行标准方法体系包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80%以上单体成分定量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挥发性成分及农药残留;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实现ppb级重金属痕量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用于未知物筛查;DNA微条形码技术可鉴别高度降解样本;近红外光谱(NIRS)实现原料快速初筛;生物效价测定法评估整体药效活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鉴别显微特征差异。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四级杆液质联用仪(LC-MS/MS)满足多残留同步检测需求;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GC-MS/MS)提升农残分析灵敏度至0.01mg/kg;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实现元素空间分布分析;超高效合相色谱(UPC2)解决脂溶性成分分离难题;全自动固相萃取系统保证前处理重现性;冷冻研磨仪确保DNA提取完整性;三维荧光光谱仪构建特征指纹图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用于标准品纯化制备。所有设备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并参与国际能力验证。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