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效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08  

中药有效成分检测是保障药品质量与安全性的核心环节,需通过标准化流程对活性成分及潜在风险物质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关键检测要点包括目标成分的分离效率、方法灵敏度以及仪器校准规范,需严格遵循《中国药典》等法定标准体系执行操作。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中药有效成分检测涵盖活性组分与风险物质两大体系。活性组分包括生物碱类(如黄连中小檗碱)、黄酮类(如黄芩中黄芩苷)、皂苷类(如人参中人参皂苷)、多糖类(如灵芝多糖)及挥发油(如薄荷脑)等特征性指标成分。风险物质涉及重金属(铅、镉、砷、汞)、农药残留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及二氧化硫残留等安全性指标。特殊制剂需增加溶出度、含量均匀度等制剂特性参数。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中药材原料、炮制饮片、中成药制剂及提取物四大类。中药材原料重点检测产地变异导致的成分差异与污染物本底值;炮制饮片需验证加工工艺对有效成分的影响规律;中成药制剂着重考察复方配伍下的成分稳定性与相互作用;提取物类产品需建立指纹图谱进行批次一致性评价。特殊品种如毒性药材(附子、马钱子)需建立双指标成分控制体系。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主流技术手段,配备DAD/ELSD检测器可完成80%以上成分的定量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专用于挥发性成分与农药残留检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于总黄酮、总皂苷等大类成分快速筛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实现痕量重金属精准测定。薄层色谱法(TLC)作为定性补充手段用于复杂样本初筛。《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规定各方法验证需满足专属性、线性范围(R²≥0.99)、精密度(RSD<2%)及回收率(95%-105%)等核心参数要求。

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