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无损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8  

锚杆无损测试检测是评估支护结构安全性的关键技术手段,重点通过非破坏性手段获取锚杆长度、密实度及缺陷特征等参数。核心检测项目包括应力波反射法、超声波透射法及声发射监测法,需结合规范要求对岩土工程中的各类锚杆进行系统性分析。本文从检测项目、范围、方法及仪器四方面阐述技术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锚杆无损测试主要包含以下关键检测指标:

锚杆长度测定:通过弹性波传播特性推算实际埋入深度

锚固密实度评估:分析灌浆体与杆体耦合状态及空隙分布

缺陷定位诊断:识别断裂、腐蚀或灌浆不饱满等异常区域

承载力相关性分析:建立波动参数与力学性能的对应关系模型

服役状态监测:长期跟踪锚杆应力松弛及结构劣化趋势

检测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以下工程场景:

分类维度具体类型
材料构成钢绞线锚杆/螺纹钢锚杆/玻璃纤维锚杆
施工工艺全长粘结型/端头锚固型/预应力锚杆
工程领域隧道支护/边坡加固/基坑围护/坝体稳定
服役阶段施工验收期/运营维护期/灾后评估期

检测方法

1. 应力波反射法(TDR)

在锚杆外露端施加瞬态冲击荷载,通过三分量传感器采集反射波信号。基于一维波动理论建立波动方程:

C²(∂²u/∂x²) = ∂²u/∂t²

式中C为波速,u为位移量。通过时频分析识别界面反射系数,计算缺陷位置及程度。

2. 超声波跨孔法(CSL)

在平行钻孔中布置发射-接收换能器阵列,测量超声波传播时程及能量衰减系数。当遇到灌浆缺陷时,波速下降幅度超过15%且首波幅值衰减超过6dB可判定为异常区。

3. 声发射动态监测(AE)

在锚杆头部安装宽频带传感器(20kHz-1MHz),连续采集微破裂产生的弹性波信号。采用定位算法计算事件源坐标,结合b值分析评估结构损伤演化规律。

4. 导波层析成像(GWCT)

激发低频扭转波(50-500Hz)沿杆体传播,通过环形传感器阵列获取全场振动数据。运用Radon变换重建截面阻抗分布图,可识别直径3mm以上的腐蚀坑缺陷。

检测仪器

设备类型技术参数功能特性
多通道动测仪采样率≥200kHz

A/D分辨率24bit

支持波形叠加、频谱分析及小波去噪处理
超声探伤系统频带0.1-5MHz

穿透深度≥8m

具备自动增益控制及TOFD成像功能
声发射采集站16通道同步

动态范围≥80dB

支持hit-driven与streaming双模式采集
导波激励装置输出功率300W

频率精度±0.1Hz

可生成扫频、脉冲调制等多种激励信号
三维激光测振仪位移分辨率0.1nm

带宽DC-1.5MHz

实现非接触式全场振动模态测量

注:所有检测过程应严格遵循《JGJ/T 182-2009》及《ASTM D6760》标准要求,现场操作需考虑温度补偿(温度系数0.5%/℃)和耦合剂选择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