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锚杆性能试验结果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锚杆性能试验主要包含六大核心指标:抗拉强度测试用于测定杆体材料在拉伸状态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屈服强度检测确定材料进入塑性变形阶段的临界值;锚固力试验通过分级加载评估锚杆与岩土体的协同工作性能;延伸率计算反映材料延展特性;扭矩系数测试验证螺纹连接部位的紧固可靠性;疲劳性能试验模拟长期动载作用下的结构耐久性。
特殊工况下需增加专项测试:腐蚀环境需进行盐雾试验评估镀层防护效果;高寒地区应开展低温冲击韧性测试;抗震设防区域需完成循环剪切性能验证。所有测试数据均需满足JGJ 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及JT/T 1134-2017《公路边坡锚固工程》等行业规范要求。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直径16-32mm的全长粘结型锚杆、预应力锚索及自钻式锚杆的现场验收与实验室抽检。涵盖Q235B、HRB400E等碳钢材质产品及GFRP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工程应用场景包括隧道初支系统、深基坑围护结构、边坡加固工程及地下洞室支护体系。
特殊类型锚杆需针对性调整检测方案:压力分散型锚索应增加多级承载体荷载分布测试;可回收锚杆需进行重复张拉性能验证;防腐型锚杆应包含PE护套完整性检测。对于长度超过20m的超长锚杆,需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监测应力传递规律。
检测方法
抗拉强度测试依据GB/T 228.1-2021执行:试样夹持间距≥5d(d为杆体直径),加载速率控制在5MPa/s以内,记录载荷-位移曲线直至断裂。锚固力试验按SL 377-2007要求实施:采用千斤顶分级加载至设计值的1.2倍,每级持荷时间≥5min,测量弹性位移与塑性位移比值。
扭矩系数测定遵循GB/T 16823.3标准:使用标定合格的扭矩扳手施加预设扭矩值,通过应变片测量轴向预紧力变化量。疲劳性能测试参照ASTM E466标准:在脉动载荷下完成2×10⁶次循环加载,应力幅值取极限强度的30%-50%,监测裂纹萌生与扩展情况。
检测仪器
WAW-30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量程3000kN,精度等级0.5级,配备液压楔形夹具与高温炉附件;ZNY-2000智能扭力测试仪:扭矩测量范围0-2000N·m,分辨率0.1N·m;XTDIC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系统:用于全场应变测量,空间分辨率达0.01mm。
配套设备包括YJR-5型电阻应变仪(采样频率10kHz)、HBM S9M力传感器(非线性误差≤±0.03%)、LVDT位移传感器(量程±50mm)。实验室环境需满足温度23±5℃、相对湿度≤70%的恒温恒湿条件,振动加速度应小于0.002g。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弯曲蠕变性能评估检测
下一篇:支护锚杆抗拔性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