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药品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4  

苏州药品成分检测依据《中国药典》及国际标准规范开展系统性分析工作,重点涵盖活性成分定量、杂质谱鉴定、微生物限度及稳定性评价四大核心模块。实验室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光谱分析及生物测定法确保数据准确性,严格遵循GLP管理体系对化学药、中药制剂及生物制品进行全流程质量控制。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药品成分检测体系包含12类核心分析项目:活性药物成分(API)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进行主成分定量分析;有关物质检测通过LC-MS/MS系统完成已知杂质与未知降解产物的定性定量;元素杂质依据ICH Q3D指导原则开展ICP-MS重金属筛查;微生物限度检查执行USP<61>规定的需氧菌总数、霉菌酵母菌计数及控制菌鉴定;细菌内毒素采用鲎试剂凝胶法进行定量测定;溶出度测试参照药典通则0931方法验证固体制剂体外释放行为。

稳定性研究包含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两大模块:在40℃/75%RH条件下进行6个月加速实验评估药物降解趋势;25℃/60%RH长期稳定性监测持续36个月;包材相容性测试通过GC-MS分析浸出物与吸附效应;中药材检测专项涵盖33种农残LC-MS/MS筛查及5种真菌毒素污染监测;生物制品特性分析包含肽图分析、糖基化修饰及宿主细胞蛋白残留量测定。

检测范围

检测服务覆盖5大类药品形态:固体制剂(片剂、胶囊、颗粒剂)开展溶出曲线比对与含量均匀度测试;液体制剂(注射剂、滴眼液)进行pH值测定与可见异物检查;半固体制剂(软膏、乳膏)实施流变特性分析与微生物挑战试验;气雾剂产品完成递送剂量均一性及粒径分布测试;原料药与辅料执行晶型鉴别与残留溶剂分析。

特殊药品检测包含:抗癌药物中遗传毒性杂质LC-MS/MS痕量分析(LOQ达0.1ppm);中药注射剂高分子聚合物测定采用GPC-ELSD联用技术;疫苗产品效力试验建立ELISA抗体效价测定体系;医疗器械组合产品完成浸提液细胞毒性评价(MTT法);药用包材进行EO残留量GC-FID检测与密封完整性测试。

检测方法

色谱分析体系包含:HPLC-UV/DAD用于98%以上化学药含量测定(方法验证符合ICH Q2标准);UPLC-QTOF实现中药复方制剂中300+化学成分快速鉴定;GC-FID完成挥发性成分定量(保留指数匹配度≥95%);离子色谱法测定氨基酸注射液中的钠钾钙镁离子浓度。

光谱技术应用包括:FTIR光谱库匹配鉴别原料药晶型(相似度>0.98);NIRS快速筛查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模型R²≥0.95);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微量元素(RSD<1.5%);拉曼光谱进行在线生产过程监控。

生物分析方法涵盖:qPCR技术检测生物制品宿主DNA残留(灵敏度达10pg/mL);ELISA试剂盒定量治疗性抗体浓度(标准曲线R²>0.99);琼脂扩散法测定抗生素效价(测量不确定度±5%);流式细胞术进行疫苗佐剂粒径分布分析。

检测仪器

核心分析设备配置:Agilent 1290 Infinity II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配备四元泵与DAD检测器);Thermo Q Exactive HF-X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分辨率240,000 FWHM);Shimadzu GC-2030气相色谱仪(搭配HS-20顶空进样器);PerkinElmer NexION 2000 ICP-MS(检出限达ppt级)。

专用检测装置包含:SOTAX AT70智能溶出度仪(符合FDA 21 CFR Part 11要求);Milliflex® Quantum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缩短培养周期50%);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测量范围0.01-3500μm);TA Instruments Discovery HR-2流变仪(扭矩分辨率1nN·m)。

环境监控设备体系:Thermo Scientific 1300系列A2生物安全柜(ISO 5级洁净度);Memmert ICH750稳定性试验箱(温控精度±0.5℃);Vaisala viewLinc连续监测系统(实时记录温湿度数据);Sartorius Cubis MSA225S-100CE微量天平(可读性0.01mg)。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