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气密性测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4  

容器气密性测试是评估密封性能的核心技术环节,涉及泄漏率测定、压力稳定性验证及材料耐受性分析等关键指标。本文系统阐述工业级容器检测的标准流程与技术要求,涵盖压力衰减法、氦质谱检漏法、气泡法三种主流方法的应用规范,重点解析不同材质(金属/塑料/复合材料)和用途(危化品/食品/医药)容器的差异化检测方案。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容器气密性测试包含五大核心验证指标:1) 最大允许泄漏率测定:依据ISO 20486标准建立定量泄漏阈值;2) 压力保持能力验证:通过ASTM D4991规范进行静态压力维持测试;3) 真空衰减特性分析:采用ASTM F2338标准评估负压环境密封性能;4) 循环压力耐受试验:模拟实际工况进行交变压力载荷测试;5) 密封界面完整性检验:运用显微成像技术分析法兰/焊缝/螺纹连接处的微观泄漏通道。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三类工业容器:1) 承压容器:包含ASME VIII标准压力容器、LNG低温储罐、压缩气体钢瓶;2) 包装容器:涵盖食品级无菌包装罐、药品西林瓶、危险化学品运输桶;3) 特种容器:包括航天燃料贮箱、核级密封设备舱、深海探测耐压舱体。特殊应用场景需扩展检测维度:生物安全实验室三级防护容器的HEPA过滤系统密封验证需结合气溶胶穿透试验。

检测方法

压力衰减法:向被测容器注入压缩气体至设定压力值(通常为设计压力的1.5倍),通过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分辨率0.01%FS)连续监测30分钟内的压降数据。当压降速率超过GB/T 18443.5规定的0.25%/h阈值时判定为不合格。

氦质谱检漏法:采用真空喷氦或氦罩法进行示踪气体检测,配置四级杆质谱仪(灵敏度达5×10-12 Pa·m3/s)扫描氦分子信号。该方法符合ISO 15848-1严苛等级要求,特别适用于半导体行业超高洁净容器的微泄漏检测。

气泡浸水法:对小型容器实施0.5MPa以下低压测试时,将充压工件浸入水检槽并观察持续气泡产生情况。根据ASTM D3078标准规定,单个气泡直径超过3mm或连续气泡群持续时间超过10秒即判定失效。

检测仪器

数字式气密性测试仪:集成0.05级压力变送器与温度补偿模块,量程覆盖-100kPa至10MPa宽泛区间。配备符合21 CFR Part 11规范的数据库系统,实现原始数据不可篡改存储。

氦质谱检漏系统:由分子泵组(极限真空5×10-7 mbar)、高灵敏探测器及自动校准装置构成的双模式检漏平台,支持正压累积法和真空嗅探法双重复合检测。

三维激光扫描仪:采用相位偏移测量技术实现0.02mm空间分辨率的容器形变监测,配合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压力-应变数学模型,预测长期使用中的潜在泄漏风险点。

热成像气体分析仪:基于量子级联激光技术(QCL)的红外光谱装置,可实时捕捉SF6等示踪气体的微量逃逸路径,空间定位精度达到±2c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阻尼性能测试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