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助剂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4  

染色助剂检测是纺织化学品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重点针对助剂的化学安全性、生态合规性及工艺适用性进行系统化分析。检测涵盖重金属残留量、pH值稳定性、有害有机物含量等关键指标,依据ISO17025体系及GB/T系列标准实施实验室验证,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国际互认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染色助剂质量评价体系包含12项核心检测指标:pH值测定验证溶液酸碱性对纤维的影响程度;重金属总量(铅、镉、汞、砷)通过ICP-MS进行痕量分析;甲醛释放量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AP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禁用物质通过LC-MS/MS精准识别;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筛查;固色率测试评估助剂实际效能;耐摩擦色牢度与耐洗色牢度模拟实际使用环境;生物降解性测试符合OECD 301标准;闪点测定保障仓储运输安全;粘度参数控制生产工艺稳定性;游离甲醛含量执行GB/T 2912.1标准;生态毒性测试包含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6大类工业用染色助剂:1) 前处理助剂(精练剂、渗透剂、氧漂稳定剂)的乳化性能与杂质残留;2) 染色助剂(匀染剂、分散剂、螯合剂)的离子特性与配伍性;3) 固色剂(阳离子型、反应型)的游离单体控制;4) 后整理助剂(柔软剂、抗静电剂)的持久性与生态毒性;5) 特种功能助剂(阻燃剂、抗菌剂)的有效成分定量;6) 印花糊料(合成增稠剂、天然糊料)的流变特性与化学稳定性。适用领域包括棉纺印染厂、化纤生产企业、成衣加工单位及第三方质检机构。

检测方法

实验室执行三级方法验证体系:国际标准方法(ISO 105-X12色牢度测试)、国家强制标准(GB 31701婴幼儿纺织品要求)、行业先进方法(AATCC TM189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具体技术路径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实现ppb级重金属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QQQ)完成APEO准确定量;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测定挥发性有机物;Zeta电位分析仪评估助剂电荷特性;旋转流变仪测定粘弹性参数;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微核试验(OECD 487)评估遗传毒性;加速老化试验箱模拟长期储存稳定性。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CMA/CNAS认证设备系统:1) Thermo Fisher iCAP RQ ICP-MS满足欧盟REACH法规重金属限值要求;2) Agilent 1290 Infinity II HPLC系统配备DAD/FLD双检测器;3) Mettler Toledo SevenExcellence系列pH/电导率多参数分析仪;4) Atlas Ci4000氙灯耐候试验箱符合AATCC TM16标准;5) Brookfield DV2T粘度计带温控模块;6) Netzsch STA 449F3同步热分析仪测定热稳定性;7) Malvern Zetasizer Nano ZSP表征胶体分散体系;8) Shimadzu UV-2600i分光光度计执行甲醛定量分析;9) Gerber电子恒温振荡水浴锅保障反应条件精确控制;10) Sartorius Cubis II超微量天平满足0.01mg级称量精度。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原纸成分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