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工作服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9  

一次性工作服检测是保障防护性能与安全合规性的重要环节,涵盖材料完整性、微生物屏障、化学残留及物理强度等核心指标。专业检测需依据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ISO16603-2004《血液穿透测试》等规范执行,重点关注产品在真实使用场景下的防护效能与生物相容性验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一次性工作服的核心检测项目分为五大类:

1.材料安全性:包括皮肤刺激性测试(ISO10993-10)、致敏性评估(GB/T16886.10)及细胞毒性试验(USP<87>)

2.物理性能:涉及断裂强力(GB/T3923.1)、撕裂强度(ASTMD5587)、接缝牢度(EN13935-2)及耐磨性(ISO12947-2)

3.微生物屏障:包含干态微生物阻隔(ASTMF1671)、湿态病毒穿透(ISO16604)及血液渗透阻力(YY/T0700)

4.化学残留:重点检测甲醛(GB/T2912.1)、可萃取重金属(EN1811)、荧光增白剂(GB/T27741)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

5.阻隔性能:涵盖液体抗渗性(AATCC42)、粉尘穿透率(GB19082)及静电衰减特性(ASTMF2576)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六类应用场景:

1.医疗防护服:手术衣、隔离衣及传染病防护服需满足YY/T1498-2016医用防护服技术要求

2.实验室防护服:包括生物安全三级以上实验室专用防护装备

3.食品加工服:依据GB14881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进行微生物指标验证

4.电子工业无尘服:重点控制粒径≥0.5μm微粒释放量(IEST-RP-CC003.3)

5.化工防护服:需通过EN14325对酸/碱/有机溶剂渗透的耐受性测试

6.特殊功能型工作服:含防辐射(GB/T23463)、防静电(GB12014)等附加功能的复合型产品

检测方法

材料安全性测试

采用体外重建人体表皮模型(EpiDerm™)进行24小时封闭接触试验,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判定刺激等级。

断裂强力测定

使用等速伸长型拉伸试验机(CRE),按试样宽度50mm、夹距100mm设置参数,拉伸速度100mm/min直至断裂。

微生物阻隔验证

依据ISO22612:2005进行干态微生物穿透试验:将含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滑石粉施加于3kPa压力下持续30分钟。

化学残留分析

采用索氏提取法处理样品后,通过GC-MS联用仪对28种限用溶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检出限≤0.1μg/cm。

液体抗渗测试

按AATCC42标准配置表面张力(0.050.002)N/m的测试液500mL,从150mm高度冲击试样表面后测量渗透量。

检测仪器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配备500N载荷传感器和视频引伸计,可同步记录应力-应变曲线,符合ISO13934-1:2013标准要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配置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实现ppb级化学物质精准定量。

微生物挑战测试系统

包含Φ150mm生物安全测试舱、气溶胶发生装置及六级安德森采样器,可模拟实际污染场景。

静水压测试仪

采用数字压力传感器与PID控制系统,分辨率达1Pa,满足YY/T0700-2008标准中0-50kPa量程需求。

粒子计数系统

配备激光散射传感器与等动力采样头,可实时监测0.1-10μm粒径粒子浓度变化。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