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竹笋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的重要环节,主要针对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指标及营养成分等核心项目开展分析。依据国家标准GB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及GB2762-202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规范要求,通过精密仪器与标准化方法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竹笋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包含四大类共23项具体指标:

1.农药残留有机磷类(敌敌畏、乐果等)、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氨基甲酸酯类(克百威、涕灭威)

2.重金属元素:铅、镉、砷、汞的定量分析

3.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4.理化指标:亚硝酸盐含量、二氧化硫残留量、水分活度

5.营养组分:粗纤维含量测定、蛋白质含量分析、氨基酸组成测定

6.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漂白剂(焦亚硫酸钠)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三类竹笋制品:

1.鲜食竹笋:毛竹笋、雷竹笋、麻竹笋等时令鲜品

2.加工制品:清水笋罐头、调味笋干、速冻笋片等深加工产品

3.特殊品类:有机认证竹笋、地理标志产品(如临安雷笋)

覆盖种植土壤监测→原料初检→加工过程控制→成品出厂检验全产业链环节

检测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化操作程序实施检测:

1.农药多残留分析:采用GB23200.113-2018标准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

2.重金属检测:执行GB5009.268-2016规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3.微生物检验:参照GB4789系列标准进行选择性培养基培养与PCR鉴定

4.营养组分测定:粗纤维按GB/T5009.10凯氏定氮法操作

5.添加剂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定量测定

所有方法均通过CNAS实验室能力验证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备以下核心设备保障检测精度:

1.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MS):检出限达0.01mg/kg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重金属元素ppb级定量

3.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集成VITEK2Compact生物梅里埃系统

4.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配备PDA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

5.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火焰法与石墨炉法双模式运行

6.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致病菌核酸快速筛查设备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