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胶囊合格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保健胶囊合格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的核心环节。本文依据《中国药典》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6740),系统阐述理化指标、微生物限度及有效成分含量等关键项目的检测规范。重点解析崩解时限测定、重金属残留分析及非法添加物筛查等技术要点,为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保健胶囊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模块:

外观性状检查:囊体完整性(裂纹率≤3%)、色泽均匀度(色差仪ΔE≤5)、表面异物(显微镜40倍观测)

理化指标测试:

崩解时限:硬胶囊≤30分钟(37℃人工胃液)

水分含量:明胶基质≤15%(105℃恒重法)

重金属残留:铅≤0.5mg/kg、砷≤0.3mg/kg(GB5009.12/11)

微生物限度控制:

需氧菌总数≤10CFU/g(GB4789.2)

霉菌酵母菌≤50CFU/g(GB4789.15)

大肠菌群不得检出(GB4789.3)

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标示量10%允差范围(HPLC法)

非法添加物筛查:西布曲明等7类违禁药物(LC-MS/MS法)

检测范围

分类维度具体内容剂型类别

硬胶囊:明胶/羟丙甲纤维素空心胶囊

软胶囊:甘油明胶基质液态填充物

肠溶胶囊:pH6.8磷酸盐缓冲液测试

功能类型

维生素类:VC/VD/VE稳定性测试

矿物质类:钙铁锌元素形态分析

中药提取物:总黄酮/皂苷含量测定

包装规格

单剂量密封性测试(真空衰减法)

多批次留样稳定性考察(加速试验40℃/RH75%)

特殊要求

新原料毒理学评价(Ames试验)

纳米级原料粒径分布(动态光散射法)

检测方法


采用升降式崩解仪(篮网孔径2mm),介质温度37℃1℃,每分钟30次循环频率。肠溶胶囊需通过盐酸溶液(pH1.2)1小时+磷酸盐缓冲液(pH6.8)1小时双阶段测试。


样品经微波消解后:

铅/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0.01mg/kg)

总砷: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GB5009.11)

汞: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0.002mg/kg)


按GB4789系列标准执行:

需氧菌总数:营养琼脂培养基36℃培养48h2h

霉菌酵母菌:沙氏琼脂培养基28℃培养5d12h

耐胆盐革兰阴性菌:肠道菌计数培养基30℃培养24h2h


建立HPLC-DAD分析方法:色谱柱: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根据目标物紫外吸收特性设定


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

离子源:电喷雾电离(ESI模式)

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

数据库匹配:NIST2020谱库比对≥85%相似度判定阳性结果

检测仪器

理化分析设备组

TDT-08A智能崩解仪

SartoriusMA35水分测定仪:

<731>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