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2881
果汁配方安全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果汁配方安全检测体系包含基础理化指标与风险物质筛查两大维度。理化指标重点监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折光法)、pH值(电位法)、酸度(滴定法)及色泽稳定性(色差仪测定)。风险物质筛查包含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分析、霉菌毒素(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
食品添加剂合规性验证需覆盖防腐剂(苯甲酸及其盐类)、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的定量分析。重金属残留专项检测包含铅(Pb)、镉(Cd)、砷(As)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及汞(Hg)的冷原子吸收法测定。
农药残留筛查执行GB23200.121-2021标准要求,对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等386种化合物进行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分析。营养强化剂添加量需验证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成分的稳定性与衰减规律。
检测范围
原料端检测涵盖浓缩果汁原料的微生物本底值测定、水果原料的农残初筛及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污染物迁移分析。加工过程监控重点包括杀菌工序有效性验证(商业无菌试验)、金属异物检出率测试(X射线探测)及生产设备溶出物监测。
成品质量评价需完成货架期模拟试验(加速破坏试验)、包装材料迁移物测试(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筛查)及过敏原交叉污染风险评估。特殊配方需开展营养标签符合性验证(能量值计算复核)及功能性成分定量分析。
区域性风险防控需针对原料产地特征污染物建立专项筛查方案,如热带水果产区的黄曲霉毒素B1定向监测、工业区周边果园的重金属污染溯源分析等。
检测方法
微生物检验依据GB4789系列标准执行:需氧菌总数测定采用平板计数法(361℃培养48h),大肠菌群检验使用MPN法结合LST肉汤发酵试验,霉菌酵母菌计数选用孟加拉红培养基28℃培养5d。
理化指标分析方法严格遵循GB5009系列:总酸度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酚酞指示剂),糖度校准使用阿贝折射仪温度补偿模式测定20℃折光率。防腐剂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紫外检测器波长230nm)。
重金属元素前处理采用微波消解系统(硝酸-过氧化氢体系),铅镉测定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标准加入法定量),砷汞分析配套氢化物发生装置提升灵敏度。农残筛查执行QuEChERS快速提取法结合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
检测仪器
基础设备配置包含二级生物安全柜(ClassIIA2型)、恒温恒湿培养箱(温度波动0.5℃)、全自动菌落计数仪(300万像素CMOS传感器)。精密仪器系统需配备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ESI离子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氦气碰撞池技术)。
色谱分析单元包含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二元高压梯度泵系统)、气相色谱仪(程序升温进样口+电子捕获检测器)。辅助设备需配置微波消解工作站(40位高通量转子)、超纯水系统(18.2MΩcm电阻率)及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防风罩恒温恒湿设计)。
现场快速筛查装备包含ATP生物荧光检测仪(检出限0.1RLU)、便携式重金属分析仪(阳极溶出伏安法原理)及数字折光仪(自动温度补偿0-50℃)。数据管理系统应配备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符合ISO/IEC17025体系要求)。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婴幼儿配方菜汁检测
下一篇:磨牙棒合规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