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性能权威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2  

检测项目容量测试、内阻测试、循环寿命测试、自放电率测定、倍率放电性能、荷电保持能力、低温启动特性、高温存储稳定性、过充保护阈值、短路保护响应时间、热冲击耐受性、针刺穿透安全性、挤压变形临界值、振动疲劳强度、冲击加速度极限、温度循环适应性、荷电状态精度验证、能量密度计算、功率密度评估、库仑效率分析、开路电压稳定性、交流阻抗谱测试、直流内阻波动监测、漏电流检测、气密性验证、电解液泄漏率测定、电极膨胀系数测量、SEI膜阻抗分析、热失控触发温度点测定、燃烧喷射距离记录检测范围锂离子动力电池组、三元材料18650电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容量测试、内阻测试、循环寿命测试、自放电率测定、倍率放电性能、荷电保持能力、低温启动特性、高温存储稳定性、过充保护阈值、短路保护响应时间、热冲击耐受性、针刺穿透安全性、挤压变形临界值、振动疲劳强度、冲击加速度极限、温度循环适应性、荷电状态精度验证、能量密度计算、功率密度评估、库仑效率分析、开路电压稳定性、交流阻抗谱测试、直流内阻波动监测、漏电流检测、气密性验证、电解液泄漏率测定、电极膨胀系数测量、SEI膜阻抗分析、热失控触发温度点测定、燃烧喷射距离记录

检测范围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三元材料18650电芯、磷酸铁锂储能模块、镍氢充电电池组、铅酸启动蓄电池组、钠离子实验电池组、固态电解质原型电池组、柔性可弯曲薄膜电池组、无人机专用高倍率电池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模组消费电子聚合物锂电池组智能穿戴设备微型纽扣电池组工业叉车牵引蓄电池组光伏储能系统集成电池组医疗设备备用电源模组航空航天特种耐低温电池组水下设备密封型蓄电池组电动工具高功率电池组两轮车换电标准化模组基站后备电源系统模组军用防爆型电源模块物联网低自放电电池组石墨烯复合电极实验电芯硅碳负极预研型电芯钛酸锂快充专用电芯锌空气储备型电池组镁基新型化学体系实验模组超级电容混合储能单元

检测方法

恒流恒压充放电法:通过程控电源实现精确的电流电压控制,记录充放电曲线计算实际容量;交流阻抗谱法:施加频率扫描信号测定电池内部阻抗分布;绝热加速量热法:在密闭反应腔中监测热失控过程的热力学参数;三电极体系测试法:采用参比电极分离正负极极化特性;多轴振动台试验:模拟实际运输及使用中的机械振动环境;高分辨率CT扫描:无损检测电极层微观结构变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热失控过程释放的气体成分;红外热成像监测:实时捕捉异常温升区域;微欧计脉冲测试:精确测量直流内阻变化;激光粒度分析仪:评估电极材料粒径分布均匀性

检测标准

IEC62660-1:2018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试验规范GB/T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UL1642:2020锂电池安全标准GB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ISO12405-4:2018电动道路车辆锂离子电池系统测试规程QC/T743-2019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系统通用要求IEC61960-3:2017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二次电芯和电池组SAEJ2464:2009电动车辆蓄电池滥用测试手册GB/T34015-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UN38.3:2019危险品运输锂电池测试标准IEEE1625-2008移动计算设备用蓄电池标准EN62133-2:2017便携式密封二次电芯及电池组安全要求

检测仪器

蓝电系列电池测试系统:实现0.05%精度的多通道同步充放电控制;新威高精度内阻测试仪:采用四线制测量原理消除接触电阻影响;MACCOR多工况模拟器:支持自定义复杂工况的循环测试程序;ARBIN多通道分析仪:配备独立温控模块的模块化测试平台;日置交流阻抗分析仪:频率范围覆盖10μHz至20MHz的高精度测量;英斯特朗液压伺服试验机:执行挤压针刺等机械安全测试;ACS温湿度交变箱:提供-70℃至+150℃的极端环境模拟;FLIR红外热像仪:具备0.03℃温度分辨率的非接触式测温;马尔文激光粒度仪:采用米氏散射原理分析电极材料粒径分布;安捷伦气相色谱仪:配置TCD/FID双检测器的气体成分分析系统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