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膜片钳离子通道电流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7-1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钠离子电流检测:记录电压门控钠通道的瞬时内向电流,参数包括峰值电流幅度(范围-50pA至-1.5nA)、激活时间常数(0.5-5ms)和失活时间常数(2-15ms)。
钾离子电流检测:测量延迟整流钾通道的外向电流,关键参数为稳态电流密度(10-200pA/pF)、活化曲线半最大电压(-30至+10mV)和去活时间常数(50-500ms)。
钙离子电流检测:分析L型或T型钙通道的内向电流,涉及电流幅度(-20至-300pA)、失活动力学时间常数(10-100ms)和电流-电压关系曲线斜率因子。
内向整流钾电流检测:用于心肌细胞IK1通道研究,参数包括反转电位(-80至-90mV)、电导值(1-10nS)和钡离子阻断敏感性(IC50值测定)。
乙酰胆碱受体电流检测:记录神经肌肉接头通道电流,测量脱敏时间常数(100-1000ms)、单通道开放概率(0.1-0.9)和电流幅度对激动剂浓度的响应曲线。
氯离子电流检测:分析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通道,参数涉及外向电流密度(5-50pA/pF)、激活电压阈值(-60至-40mV)和抑制剂效能EC50值。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电流检测:测量TRPV1或TRPA1通道的配体门控电流,关键参数包括热敏感电流幅度(-10至-100pA)、激活时间常数(10-200ms)和钙离子依赖性变化。
单通道电导检测:通过细胞贴附式膜片钳记录单个离子通道开放事件,计算平均电导值(5-50pS)、开放时间分布(0.1-10ms)和关闭时间常数。
药物阻断效率检测:评估通道抑制剂或激动剂作用,参数包括半数抑制浓度IC50(0.1-100μM)、最大阻断效应百分比和结合动力学速率常数。
通道失活恢复检测:分析失活后通道恢复动力学,测量恢复时间常数(10-500ms)、稳态失活电压依赖性和恢复曲线拟合参数。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电流检测:记录起搏细胞If电流,参数涉及激活时间常数(100-1000ms)、半最大激活电压(-70至-90mV)和环AMP调制敏感性。
钠钙交换电流检测:测量反向模式或正向模式电流,关键参数包括交换电流密度(-10至-50pA/pF)、离子依赖性比率和抑制剂作用阈值。
ATP敏感钾通道电流检测:分析代谢调节通道,参数涵盖电流幅度对ATP浓度响应(EC50 10-100μM)、格列本脲阻断效能和通道开放概率变化。
缝隙连接通道电流检测:记录细胞间耦联电流,测量单通道电导(50-150pS)、电压门控敏感性及连接蛋白特异性调制参数。
检测范围
神经元细胞:用于研究电压门控钠、钾通道在动作电位生成中的作用及神经递质受体通道功能。
心肌细胞:分析延迟整流钾通道、钙通道在心律失常机制中的电生理特性及药物干预效应。
平滑肌细胞:测量钙激活钾通道及电压门控钙通道在血管收缩调节中的电流变化。
骨骼肌细胞:针对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和钠通道进行兴奋-收缩耦联研究及肌病机制探索。
胰岛β细胞:用于ATP敏感钾通道及电压门控钙通道在胰岛素分泌调控中的功能分析。
肿瘤细胞:研究离子通道在癌细胞增殖、迁移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药物筛选应用。
干细胞分化模型:评估分化过程中离子通道表达变化及电生理特性成熟度检测。
病原体感染细胞:分析病毒或细菌感染对宿主细胞离子通道功能的调制效应及抗感染药物测试。
基因编辑细胞模型:用于CRISPR编辑后特定通道突变体的功能验证及表型电生理表征。
药物高通量筛选平台:应用于新药开发中对通道调节剂的初筛及剂量-响应曲线建立。
离子通道病模型:针对遗传性通道病变如长QT综合征的细胞模型进行病理机制研究。
环境毒理学研究:评估污染物对水生生物或哺乳动物细胞离子通道的毒性效应及安全阈值测定。
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通道功能障碍分析。
心血管疾病模型:研究心力衰竭或高血压相关的通道重构及电生理参数变化。
检测标准
ISO 10993-5:2009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涵盖电生理学终点评估。
ASTM F2504-05(2019)医疗设备电生理测试标准指南,涉及膜片钳电流记录方法验证。
GB/T 16886.5-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包含离子通道功能检测要求。
IEC 60601-2-40:2016医疗电气设备安全第2-40部分:肌电图机及电生理设备基本安全要求。
ISO 15197:2013体外诊断测试系统血糖监测指南,参考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原理。
GB/T 19634-2005细胞电生理测试方法通用规范,规定离子通道电流记录参数校准流程。
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适用于电生理测试质量控制体系。
ASTM E2597-14电生理学实验标准实践指南,涵盖膜片钳技术数据采集及分析协议。
GB/T 33345-2016生物样品中离子残留检测方法,相关通道电流调制效应测试。
ISO 14971:2019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应用指南,涉及电生理测试安全评估要求。
检测仪器
膜片钳放大器:核心设备用于高增益放大微电流信号,功能包括电流-电压转换、噪声抑制及信号带宽控制(范围0.1pA-10nA,带宽0-100kHz)。
微电极拉制仪:制备玻璃微电极尖端,功能涉及控制电极电阻(1-10MΩ)和几何形状优化以实现高密封阻抗(>1GΩ)。
数据采集系统:集成AD/DA转换器记录电流信号,功能为实时采样(采样率>50kHz)、数据存储及时间标记分析。
显微操作平台:精密定位微电极至细胞膜,功能包括三维移动控制(精度0.1μm)和细胞可视化辅助。
溶液灌注系统:动态更换细胞外液,功能涉及药物浓度梯度建立及离子环境调控(流速0.1-10mL/min)。
温度控制器:维持实验环境恒温,功能确保细胞生理稳定性(温度范围25-37℃,精度±0.5℃)。
电压钳放大器:用于全细胞模式电压控制,功能实现命令电压施加(范围±200mV)及电流钳模式切换。
噪声屏蔽系统:减少电磁干扰,功能包括法拉第笼构建及接地优化以提升信号信噪比(>60dB)。
膜片钳软件分析套件:处理记录数据,功能涵盖电流轨迹分析、曲线拟合(如Boltzmann方程)及统计参数计算。
细胞培养系统:准备实验样品,功能涉及原代细胞分离、培养及贴壁处理确保膜片钳兼容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钙离子荧光实时成像检测
下一篇:新生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测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