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紫外老化性能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3
检测项目颜色变化率、光泽度衰减值、黄变指数ΔYI、拉伸强度保留率、断裂伸长率变化量、表面裂纹等级评定、涂层附着力损失率、硬度变化值、质量损失率、分子量分布变化、羰基指数测定、红外光谱特征峰分析、热变形温度偏移量、熔融指数变化率、透光率下降值、雾度增加值、电性能衰减度、色牢度评级、尺寸稳定性误差、起泡等级判定、粉化程度量化评估、化学键断裂率测定、氧化诱导期测定、动态力学性能变化、吸水率增量、耐冲击强度保留值、弯曲模量变化率、体积电阻率偏移量、介电常数波动值、表面接触角变化检测范围塑料制品(PP/ABS/PC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颜色变化率、光泽度衰减值、黄变指数ΔYI、拉伸强度保留率、断裂伸长率变化量、表面裂纹等级评定、涂层附着力损失率、硬度变化值、质量损失率、分子量分布变化、羰基指数测定、红外光谱特征峰分析、热变形温度偏移量、熔融指数变化率、透光率下降值、雾度增加值、电性能衰减度、色牢度评级、尺寸稳定性误差、起泡等级判定、粉化程度量化评估、化学键断裂率测定、氧化诱导期测定、动态力学性能变化、吸水率增量、耐冲击强度保留值、弯曲模量变化率、体积电阻率偏移量、介电常数波动值、表面接触角变化检测范围
塑料制品(PP/ABS/PC/PVC)、汽车外饰件(保险杠/灯罩/密封条)、建筑用防水卷材(TPO/PVC)、光伏组件封装材料(EVA/POE)、轨道交通内饰材料(座椅面料/扶手)、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工业防护涂料(聚氨酯/氟碳涂层)、纺织品(户外遮阳布/车用内饰织物)、橡胶制品(密封圈/轮胎侧壁)、木器漆面层(硝基漆/聚酯漆)、电子元件封装胶(硅胶/环氧树脂)、道路标线反光膜(PET基材)、广告灯箱透光板(亚克力/PMMA)、运动器材表面处理层(高尔夫球杆/滑雪板)、医疗器械外壳(ABS/PC合金)、海洋工程防腐涂层(环氧富锌漆)、文物保护修复材料(丙烯酸树脂)、食品包装膜(BOPP/CPP)、光学镜片镀膜层(CR-39)、3D打印光敏树脂成品、锂电池隔膜(PE/PP)、建筑玻璃隔热膜(金属溅射膜)、电缆绝缘护套(XLPE/PVC)、军用伪装网涂层(聚氨酯)、家具饰面材料(三聚氰胺贴面板)、运动场地塑胶面层(PU/SBR)、轨道交通减震垫(橡胶基复合材料)、工业传送带覆盖胶(NBR/PVC)、船舶防污涂料(有机硅树脂)、文物展示柜密封胶条(硅橡胶)检测方法
ASTMG154-16:采用荧光紫外灯循环暴露试验法,通过UVA-340灯管模拟295-365nm太阳光谱段;ISO4892-3:2016规定使用水冷式氙灯系统进行全光谱模拟;GB/T16422.3-2022明确采用黑板温度计与辐照度闭环控制系统;DINENISO11507:2007规定试样周期性喷淋模拟雨水侵蚀;JISK5600-7-8要求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ΔE色差精确测量;SAEJ2527-2017建立汽车材料加速老化试验程序;IEC61215-2:2021规定光伏组件UV预处理试验规程;ASTMD4329-21采用冷凝湿度与UV交替循环模式;EN927-6:2018规范木器涂料的人工气候老化评价方法;GB/T14522-2008规定机械性能测试前试样的预处理规范检测标准
ASTMG154-16《非金属材料荧光紫外暴露试验操作标准》ISO4892-3:2016《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法第3部分:UV荧光灯》GB/T16422.3-2022《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SAEJ2527-2017《汽车外饰材料加速暴露试验性能标准》IEC61215-2:2021《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第2部分:试验程序》DINENISO11507:2007《色漆和清漆涂层的人工气候老化》JISK5600-7-8:2020《涂料一般试验方法第7部分:耐久性试验第8节:荧光紫外线冷凝试验》EN927-6:2018《色漆和清漆外部木材涂料的分类第6部分:人工老化试验》GB/T1865-2009《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ASTMD4329-21《塑料荧光紫外线曝露试验标准规范》检测仪器
1.紫外老化试验箱:配备UVA-340/UVB-313灯管阵列的密闭测试系统,可精确控制辐照强度(0.35~1.55W/m@340nm)和黑板温度(40~90℃)2.氙灯耐候试验机:采用水冷式氙弧灯光源(波长范围290~3000nm),配备SOLAREYE辐照度反馈系统3.分光辐射照度计:用于校准UV灯管输出光谱(测量精度2%@340nm)4.热重分析仪(TGA):测定材料在UV老化过程中的热稳定性变化(温度分辨率0.1℃)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变化(波数范围4000~400cm⁻)6.色差仪:测量ΔE色差值(符合CIEL*a*b*标准)7.光泽度计:60入射角测量表面光泽度变化(测量范围0~200GU)8.动态力学分析仪(DMA):评估材料储能模量及损耗因子变化(频率范围0.01~100Hz)9.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面微观形貌改变(分辨率达5nm)10.接触角测量仪:量化材料表面润湿性变化(测量精度0.5)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防爆设备检测
下一篇:镀锡盐雾试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