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复合材料疲劳性能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3
检测项目静态拉伸疲劳、动态压缩疲劳、三点弯曲疲劳、四点弯曲疲劳、层间剪切疲劳、面内剪切疲劳、冲击后压缩疲劳、湿热老化后疲劳、振动耦合疲劳、缺口敏感度测试、应力集中系数测定、裂纹扩展速率测试、残余强度评估、刚度退化分析、能量耗散监测、应变场分布测绘、温度梯度疲劳、多轴加载疲劳、频率响应特性测试、应力比影响研究、载荷谱模拟试验、损伤容限评估、界面结合强度测试、纤维-基体脱粘监测、孔隙率影响分析、铺层角度优化测试、湿热-机械耦合试验、低温环境疲劳、高温氧化疲劳、声发射损伤监测检测范围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压板、玻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静态拉伸疲劳、动态压缩疲劳、三点弯曲疲劳、四点弯曲疲劳、层间剪切疲劳、面内剪切疲劳、冲击后压缩疲劳、湿热老化后疲劳、振动耦合疲劳、缺口敏感度测试、应力集中系数测定、裂纹扩展速率测试、残余强度评估、刚度退化分析、能量耗散监测、应变场分布测绘、温度梯度疲劳、多轴加载疲劳、频率响应特性测试、应力比影响研究、载荷谱模拟试验、损伤容限评估、界面结合强度测试、纤维-基体脱粘监测、孔隙率影响分析、铺层角度优化测试、湿热-机械耦合试验、低温环境疲劳、高温氧化疲劳、声发射损伤监测检测范围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压板、玻璃纤维聚酯复合材料壳体、芳纶蜂窝夹芯结构件、陶瓷基复合材料涡轮叶片、金属层合板连接件、风电叶片根部法兰、高铁车体侧墙板、无人机机翼蒙皮、压力容器缠绕层、舰船甲板防弹模块、桥梁拉索防护套筒、医用假体承重支架、储氢罐衬里材料、光伏支架连接节点、体育器材碳纤维杆件、汽车传动轴管件、航天器太阳帆板基板、核电站屏蔽结构件、海底电缆防护层、建筑幕墙支撑框架、工业机械臂连杆部件、锂电池外壳封装材料、管道补强修复带材、直升机旋翼连接接头、高速列车转向架盖板、卫星天线反射面基材、电子设备散热基板、化工储罐防腐内衬层检测方法
1.拉伸疲劳试验:通过伺服液压系统施加轴向交变载荷(ISO13003),记录应力-应变滞后环演变2.压缩-压缩疲劳测试:采用防屈曲夹具实现纯压载荷循环(ASTMD3410),监测刚度衰减曲线3.层间剪切强度测定:使用短梁剪切法(ASTMD2344)结合循环加载评估界面性能退化4.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非接触式全场应变测量系统捕捉表面变形场异常5.声发射监测:布置压电传感器阵列实时采集损伤演化过程中的弹性波信号6.红外热成像法:通过热像仪记录试件表面温度场变化反演能量耗散过程7.断口形貌分析:采用SEM/EDS对失效断面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和失效机理研究8.X射线断层扫描:实施原位无损检测追踪内部缺陷的三维扩展路径9.频率扫描试验:通过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测定材料储能模量随频率变化规律10.加速老化试验:组合温湿度环境箱与力学加载模拟长期服役条件(GB/T15905)检测标准
ASTMD3479/D3479M-19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疲劳性能试验方法ISO13003:2003纤维增强塑料-疲劳性能测试通则GB/T16779-2008纤维增强塑料层合板弯曲疲劳试验方法EN6038:2015航空航天系列-复合材料开孔压缩疲劳试验规程JISK7083-2012碳纤维增强塑料的压缩-压缩疲劳试验方法ASTMD6115-97(2017)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测定GB/T3855-2005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检验方法ISO527-5:2009塑料拉伸性能测定第5部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STMD3039/D3039M-17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标准试验方法EN2563:1997碳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测定检测仪器
1.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配备100kN作动器与数字控制器(如Instron8801),实现高精度载荷控制2.高频振动台系统:电磁激励装置(LDSV900系列)完成10-2000Hz频率范围内的共振搜索试验3.多轴加载框架:采用十字型作动器配置(BOSEElectroForce)实现双轴向协调加载4.环境模拟箱:温控范围-70℃~+300℃(ThermotronSM系列),集成湿度控制模块5.数字图像相关系统:配备500万像素高速相机(LaVisionStrainMaster)实现微应变级测量6.声发射采集系统:物理声学公司PCI-2型设备支持8通道同步采集与源定位分析7.X射线显微CT:尼康XTH225系统实现亚微米级分辨率的三维缺陷表征8.动态力学分析仪(DMA):TAQ800设备测量材料动态模量及损耗因子随温度/频率变化9.红外热像仪:FLIRX8500sc高速型相机支持12801024分辨率下100Hz全幅采集10.激光位移传感器:KeyenceLK-G5000系列实现非接触式微米级形变实时监测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金属合金质量深度检测
下一篇:抗冲击强度试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