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急性毒性试验ld50测定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7-11  

本检测针对中药急性毒性,通过LD50测定评估药物安全性。核心要点包括剂量梯度设置、动物模型选择、观察期管理和数据分析,采用标准化方法确保结果准确可靠。检测严格遵循国际和国家规范,避免主观偏差,保障数据科学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剂量梯度设定:基于预实验数据设置5-7个剂量水平,几何级数间隔系数1.5-2.0,确保覆盖LD50范围

动物种类选择:常用Sprague-Dawley大鼠或ICR小鼠,雌雄各半,年龄6-8周,体重180-220g

每组动物数量:每组8-10只动物,随机分组减少个体差异影响

给药途径:口服灌胃或腹腔注射,剂量体积0.1-0.2mL/10g体重

观察期管理:持续14天,每24小时记录症状如抽搐、呼吸抑制

死亡率计算:精确记录死亡动物数,时间点包括0h、24h、72h和终点

LD50值计算:采用Probit分析法,置信区间95%,软件处理数据

症状详细记录:分类行为变化如运动失调、皮毛竖立,使用标准评分表

体重监测:给药前、后第7天和第14天测量,变化率精度±1%

解剖病理检查:死亡动物立即解剖,观察器官如肝、肾病变

数据分析方法:卡方检验评估显著性,p值<0.05视为差异显著

环境控制:温度22±2℃,湿度50±10%,光照周期12h/12h

检测范围

中药饮片:如黄芪或当归切片,用于评估传统药材急性毒性

中药提取物:如绿原酸或黄酮类提取物,测试纯化成分安全性

中药颗粒剂:如感冒清热颗粒,检测制剂整体毒性影响

中药注射剂:如清开灵注射液,评估静脉给药急性风险

中药复方制剂:如六味地黄丸,分析多成分协同毒性

中药保健品:如人参胶囊,用于功能性产品安全验证

外用中药制剂:如风湿膏药,测试皮肤接触急性反应

新药研发样品:中药新化合物,支持临床试验前毒理评价

含中药化妆品:如中草药面膜,评估外用产品急性刺激性

中药食品添加剂:如枸杞提取物添加剂,检测摄入安全性

中药原料粉末:如三七粉,分析粉末形态毒性特性

中药液体制剂:如口服液,评估液体形式急性效应

检测标准

依据OECDGuideline423进行急性口服毒性测试,采用阶梯法设计

参照OECDGuideline425规范固定剂量法,动物数要求

采用ISO10993-11标准评估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毒性

依据GB/T16886.11进行医疗器械急性全身毒性测试

参照GB/T15670-2017执行农药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

采用GB15193.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急性毒性试验

依据ICHS4指南支持药物非临床安全性研究

参照USP1034标准进行药物杂质毒性评估

采用EP2.6.14规范欧洲药典急性毒性测试要求

依据JISK0100标准日本工业规格毒性测试方法

检测仪器

电子精密天平:量程0.001g-500g,用于精确称量药物剂量

自动灌胃给药器:可调体积0.01-1mL,确保口服给药准确性

动物行为观察系统:高清摄像头记录,分析运动和行为变化

显微镜及病理切片设备:放大倍数40-1000x,用于组织检查

环境控制培养箱:温度控制±0.5℃,湿度调节,维持标准饲养条件

数据记录与分析软件:集成统计模块,支持Probit计算和图表生成

电子体重计:精度±0.1g,定期监测动物体重变化

通风式动物饲养笼:不锈钢材质,空气流量10L/min,保障动物福利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