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7-24  

本文概述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检测的专业要点,包括声强分布、温度精度等检测项目,系统组件和应用领域的覆盖范围,相关国际和国家标准的遵循,以及关键检测仪器功能描述。内容聚焦技术参数和客观要求,确保系统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声强分布校准:评估聚焦超声能量分布均匀性,测量范围100-1500W/cm²,精度±5%。

焦点定位精度:验证MRI引导下靶点位置准确性,最大误差±1mm,重复性测试偏差<0.5mm。

温度监测准确度:测量治疗区域热效应控制性能,温度偏差不超过±0.5°C,响应时间小于1秒。

超声输出功率稳定性:检测声能量输出一致性,功率波动<3%,范围测试50-1200W。

机械运动精度:评估系统部件运动定位可靠性,线性位移精度±0.2mm,角度偏差<0.5度。

声场拓扑映射:分析超声波束形态和聚焦深度,空间分辨率0.5mm,频率覆盖0.5-5MHz。

安全指标验证:检查辐射风险和热损伤防护,SAR值限值≤2W/kg,温度上限42°C。

MR兼容性测试:确保设备在磁场中无干扰,磁场强度下信号失真<5%,频率偏移<1Hz。

软件算法准确性:验证治疗计划路径和执行逻辑,计算误差<1%,模拟测试覆盖率100%。

系统可靠性评估:长期运行稳定性和耐久性测试,连续工作24小时无故障,MTBF>10000小时。

电磁兼容性检验:检测设备电磁干扰和抗扰度,辐射发射限值30dBμV/m,抗静电能力8kV。

能量转换效率:评估电能到声能转换性能,效率≥80%,损失功率<50W。

冷却系统效能:监控散热能力,温度控制范围20-40°C,冷却速率≥2°C/min。

患者安全传感器校准:验证生理参数监测准确性,心率监测误差<5ppm,呼吸检测精度±1次/min。

检测范围

超声换能器阵列:核心部件产生高强度聚焦超声波束。

MRI引导模块:集成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定位和导航单元。

治疗床定位系统:支撑患者并进行精确位置调整的设备。

冷却循环单元:管理设备热量散失的流体控制系统。

控制软件平台:处理治疗计划、执行和监控的算法模块。

安全监测传感器:实时检测患者生理状态和系统参数的探测器。

能量传输接口:连接电源和超声生成单元的电气组件。

MR兼容外壳材料:用于设备结构的不干扰磁场组件。

临床治疗模型:模拟实际应用场景的测试对象。

备用连接电缆:确保系统间信号传输稳定的互联部件。

声学耦合介质:提高超声传输效率的凝胶或液体材料。

聚焦调整机构:微调超声波束方向和强度的机械装置。

数据记录模块:存储和输出检测结果的分析单元。

电源管理单元:调节能量输入和分配的电气系统。

检测标准

ISO14708-7:有源植入医疗设备的安全和性能通用要求。

IEC60601-2-37:医疗电气设备超声治疗系统的特殊标准。

ASTMF2503:磁共振环境中设备安全标记和测试规范。

GB9706.1:医疗电气设备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通用要求。

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

ISO14971: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应用指南。

IEC62304:医疗设备软件生命周期过程要求。

GB/T18268: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

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ASTME1065:超声换能器性能表征方法。

检测仪器

水听器测量系统:捕获水下声压分布,频率范围0.1-10MHz,空间采样间隔0.5mm。

红外热像仪:监控表面温度变化,分辨率0.1°C,成像帧率30fps。

激光位移传感器:验证机械运动精度,测量范围0-500mm,分辨率10μm。

磁兼容温度探头:监测内部组织温度,在磁场中无失真,精度±0.2°C。

功率分析仪:测试电功率输入输出,量程0-2000W,误差<1%。

频谱分析仪:评估电磁干扰信号,频率覆盖10Hz-1GHz,动态范围70dB。

运动平台控制器:模拟设备定位动作,重复精度±0.1mm,速度控制0.1-10mm/s。

数据采集系统:记录传感器输出,采样率1MHz,通道数16。

声场模拟软件:建模超声波束拓扑,网格分辨率0.2mm,计算误差<2%。

安全测试发生器:模拟静电放电事件,电压范围0-30kV,脉冲波形符合标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